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当拿破仑的军队占领西班牙全境的消息传到拉丁美洲时,加拉加斯(今属委内瑞拉)的民族主义者在市政厅前聚集,他们高声质问:“西班牙国家都灭亡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成立新的政权?”次日,他们便着手召开新议会。由此可推知,委内瑞拉的独立运动(     
A.主要由土生白人领导B.受到欧洲局势的影响
C.遭遇外来的政治渗透D.具有“不流血”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48年,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马克思、恩格斯刚刚完成《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工作,就投身于革命洪流。这场革命检验了《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认识,马克思也在革命经验的启发下提出了工农联盟思想。这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     
A.科学性和发展性B.原创性和丰富性
C.包容性和实证性D.时代性和世界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某学者将“地理发现”定义为,“任意文明民族的代表第一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 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强调不能将“地理发现”和“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地理发现”呈现出欧洲中心色彩
B.“地理大发现”是特定的历史事件
C.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属于“地理发现”
D.“地理大发现”结束于登陆南极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1965年美国通过新的移民法,取消以原国籍为依据的限额制,代之以劳动技能和所谓人道主义的考虑,亚洲与拉美的移民数量迅速增长,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族群结构,促进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这一现象在客观上增加了保守主义者们的忧虑,当今时代,美国无法关闭国门,这便妥求其在尊重少数族裔文化的前提下构建新的国家认同。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调整的背景、概括当时移民对美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移民社会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命题解读
多因素的互动耦合引发成功改革若没有较强主体力量难以确保政策的连贯性;较好的初始条件与较大的创新力度间有显著的替代关系;较复杂的外部环境并不会造成显著阻碍,反而能成为变革的驱动力;“创新力度”作为辅助条件,其大小并不必然导致改革的成败,要与其他条件协调才能生效
强主体的改革容易成功在封建集权制国家,皇权至高无上,人治色彩浓厚,帝国权力的实际主宰者(不一定是皇帝)对于改革所持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措施、过程要求与创新力度相辅相成一方面,措施过少会导致失败,即未及时变革、配套措施不足容易失败;另一方面,在弱主体的前提下,措施过多则会加速失败。这意味着成功的改革需要措施数量、主体力量和适度创新相匹配
改革呈现历史周期律,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一般来说,王朝初期的改革容易成功,所以改革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贞观之治均处于王朝的前期,初期的改革更能发挥基础优势,或者及时逆转劣势
核心条件的缺失致使改革失败失败改革的分析有四个核心条件(较差的初始条件、较弱主体力量、较少变革措施、较低执行要求)

——摘编自徐国冲、潘玲珑《改革是怎样炼成的?——基于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定性比较分析》

上表是学者对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考察后提出的命题及解读,根据材料,提取一个关于变法和改革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6-05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41年7月7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布了《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草案),以后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女子财产继承权的指示。妇女婚姻自由和财产继承权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还实行妇女陪审制度。这些措施意在(     
A.保护妇女婚姻自由B.争取妇女参与抗战
C.促进妇女思想解放D.提升妇女社会地位
2024-06-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吉林卷)
7 . 如图体现的主题是(     

A.数字起源历史悠久B.文明在交流中发展融合
C.印度文明最为先进D.国家因知识归属而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伐战争期间,尽管遭到列强武装干涉,国民政府仍在群众运动配合下成功收回了汉口、九 江英租界。甘地发起“食盐进军”,所到之处,在殖民当局担任公职的印度人纷纷辞职,迫使英国取消了一些强加给印度的法律。这表明当时(     
A.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B.一战后的和平秩序崩溃
C.经济危机削弱列强实力D.亚洲殖民体系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货币流通从来不是在静态的市场模型中自由运行,而是在动态社会中被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据表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893—1899年各地区钱荒案例统计简表(     
时间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
1893111
1894—1895334
1896—18975652102
1898—189945521022
注:数字代表该区域发生钱荒省份的数量。
A.民族危机加剧了全国性钱荒B.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负相关
C.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北D.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战结束前夕,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中,将“公开订立和平条约,无秘密外 交”作为第一条,并在巴黎和会等场合大力宣扬。而在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时,英、法对此一无所知。这反映出(     
A.美国遭到欧洲大国排挤B.英法应对二战爆发负责
C.凡尔赛体系缺乏约束力D.秘密条约没有法律效力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