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体系。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的领袖……我们要把他看作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总司令的人物,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布鲁斯特·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然而)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英、法、日等国追求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但对美国来说,尽管“十四点(原则)”中的某些内容在条约中得到了体现,但……,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反对白宫加入国际联盟的计划。1921825日,美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和约。

——吴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一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一战后至今,尽管小冲突和地区性的战争不断,但却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请根据所学,在以下表格中分别将这些条约或国际会议,以及由它们所确立的国际格局填写完整。
时间条约或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格局
1919—1922《①条约》和《九国公约》等条约国联②体系
1945③德黑兰、雅尔塔及④等会议联合国雅尔塔体系

2.“国际联盟”的成立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世界和平,但它最终成为了历史的笑柄,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结束时提出“十四点原则”并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列举导致国联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雅尔塔体系能够“基本完成任务”的含义并分析原因。
2023-11-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思想与时代的交响

春秋战国,社会裂变,思虑百端。思想与时代,交相呼应,共奏华章。


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下列表格)
A.精神觉醒,百家争鸣                    B.世卿世禄制没落,军功爵制盛行
C.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确立
社会大变革
(一)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二)表现:
1.工具与技术变革:
2.制度变革:(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
(3)人才选拔上:
3.军事变革:车阵式讨伐式微,骑步兵袭杀兴起
4.思想变革:
(三)影响:社会大转型
2023-11-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大江大河

水是生命的源泉,大江大河是文明的摇篮。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大江大河”为主题的自主性学习,步骤如下:


(1)步骤一:通过查询关于大江大河的文献记载,了解相关的地理环境特征。将下列表格中的文献内容与地图所示区域相匹配。(填写对应的数字)
文献内容对应区域
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北部为山地,向南经过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泽性的三角洲。A
从地域上讲,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萨雷科拉和坚戈,南至滨临阿拉海坎贝尔海湾的坎吉达尔。B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C
金光熠熠耀泥罗,两岸翠绿尽婆娑。清流荡漾五千里,沙漠绿洲万顷波。公羊甲壳阿姆拉,护佑法老胜利亚。D

步骤二:收集相关的文明成果并适当辨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文字的是(单选)(     
A.赫梯人B.苏美尔人C.古埃及人D.古印度人
(3)利用大江大河兴修水利工程是地区发展的大事。诗句“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赞美的水利工程是(单选)(     
A.大运河B.龙首渠C.都江堰D.郑国渠
(4)国家通过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解读正确的是(单选)(     
A.君主专制B.等级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5)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文物能够提供相关历史信息的是(单选)(     
A.B.
C.D.
(6)步骤三:感悟“大江大河”对中华古代文明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江河之乡,这不仅意味着它的土地上有众多的河流,而且意味着其历史受到了这种支配事实的巨大影响”。


简要说明你的理解。
2023-04-13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文物的“旅行”
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文物可能会离开其诞生地,而保存于其他地方。

一. 阅读下列表格, 回答问题:

   

1.请确认表格中文物的诞生地。(填写字母)
A.东亚地区B.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D.北非地区E.中美洲地区
2.这些文物从其诞生地迁移至现存地,基本发生在 18、19世纪,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单选)
A.文物买卖B.殖民掠夺C.主动赠送D.友好交流
3.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描绘女范事迹为主题,现存9段。其中《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可以用来说明(单选)
A.女性是魏晋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B.艺术作品兼具审美与教化功能
C.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写实性极高D.艺术创作应适应维护统治需要

二、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陀罗尼经》,当时传入朝鲜,现存于韩国庆州。最早的标有印刷年代(“咸通九年印制”,即公元868年)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原存于敦煌藏经洞,近代被殖民者劫掠至英国。

4.唐朝时,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雕版印刷的佛经。这说明(     )(双选)
A.佛教在唐朝有相当的影响力B.佛教在唐朝社会中已取得独尊地位
C.唐朝时尚未出现活字印刷术D.唐朝时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5.有学者研究“敦煌”得名考原。从史书遗留的河西民族的词汇分析,先后生活于敦煌一带的月氏、乌孙、匈奴所操的语言皆为突厥语。突厥语 tawuz一词意为“瓜”,敦煌自古以来产瓜,且长期被命名为瓜州。从大概率讲,   “敦煌”之名亦应为突厥语。这说明(     ) (单选)
A.音韵学是历史考证重要方式B.敦煌郡是汉朝河西四郡之一
C.敦煌是唐朝民族交融的典例D.考证史料不充分结论不正确
6.《陀罗尼经》和《金刚经》都由中国流至海外,但是其外流的方式截然不同。这一表述的角度是(        (单选)
A.主观与客观B.内因与外因C.区别与联系D.相同与不同

三、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威胁。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文物保护。1972年联合国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7.基于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怎么看文物保护的意义。
2023-1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澎湃的工业化浪潮

有人说,历史总会有一些节点,决定国家的命运以及世界未来的局势。


(1)依据提示完成表格,将相关材料与结论进行配伍

材料:



E.比起以前,人类生产出更多钢铁,制作出更多服装,兴建出更多建筑……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各种宗教节日都已经成了购物节。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结论:①生产方式转变②生活方式改变
材料(填字母)结论(填序号)
CE社会生产力提高
B__________
__________
(2)19世纪中期,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逐步向世界扩展,引发了各国的政治变革。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言论或政令配伍。(填序号)

①“我不愿农民过于优厚,但我要防止暴动”
②“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③“铁血政策”
④“叛乱州或地区境内所有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⑤“自强”“求富”
(3)依据下图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双选,填涂字母,多选少选均不可)( )
A.世界各地联系加强B.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C.落后国家逐渐赶超D.世界各地区分工明显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为什么说工业化浪潮是决定世界未来局势的一个“节点”?
2023-04-1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为了保证中央的权威,对地方的治理是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学习小组做了如下表格,请将中央治理地方的制度与其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商代西周时期秦代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唐中后期

地方治理制度

所处时代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利用金字塔型结构加强对地方统治
郡县与分封在地方并行,皇帝分封功臣或同姓贵族为诸侯王
内外服制,区别管理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与其他方国和部族
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巩固国防,后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
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任免和考核主要地方官员
划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分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2022-12-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类工具。

在长期的人类文明演进中,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创造了工具,同时工具又不断改变了人类。某教师布置了开展关于“人类工具”为历史主题的自主性学习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的工具。


(1)将下列内容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写对应的数字)



任务二:收集关于各类工具的文献记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②“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夷斤劚,试诸壤土。”

③“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

④“每辐用水筒一枚,前仰后俯,转轮而上,恰注水槽中,以田之高下为轮之大小,即三四丈以上田,亦能灌之,了不用人力。”


(2)①按工具发明或改进的时间先后,将上述材料排序,正确的是(单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②比较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的文献是(单选)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任务三:感悟“工具背后的人类智慧”。


(3)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工具人类的智慧
①____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②____远洋航海中使用的仪器
③____西亚地区最先掌握冶铁技术
④____中国古代领先的天文观察仪器
⑤____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⑥____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行业

2023-03-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请将表格中的言论与其作者相匹配(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言论

作者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夏殷不易礼而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①老子②孔子③孟子④商鞅⑤董仲舒⑥司马迁
2022-11-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观察表格,其中空白处可以填入
A.世界殖民体系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
C.雅尔塔体制D.布雷顿森林体系
10 . 交通建设与国家治理

交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来重视交通建设,并取得了众多闻名世界的巨大成就。


               图一:秦朝道路示意图                                      图二:元朝驿路示意图


(1)上面两幅示意图中“☆”标志分别代表哪个古代全国道路交通中心城市?
图一:________;(单选)图二:________。(单选)
A西安                           B.咸阳                           C.洛阳                           D.大都
(2)图一中标识了多种秦朝的道路,其中标识“②”的道路是指(     )(单选)
A.驰道B.五尺道C.直道D.驿道

(3)与秦朝相比,元朝的陆路交通建设有何新的特点(     )(双选)
A.陆路交通网的中心向西转移B.扩大了道路数量和建设规模
C.陆路交通网向各个行省延伸D.促进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中国古代交通建设重视水陆并举,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京杭大运河,该运河最终形成于(     )(单选)
A.汉朝B.隋朝C.元朝D.明朝

近代以来,铁路建设在中国逐步兴起。


(5)其中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单选)
A.唐胥铁路B.京张铁路C.京汉铁路D.陇海铁路

(6)下表是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统计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双选)
时期里程(公里)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年91001800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年4000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年3700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年900省商合营
1937—1945年1900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年5700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876—1949年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A.工业革命直接引发了中国铁路的兴起B.外国资本是铁路建设的主体
C.铁路建设发展折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D.铁路里程数呈现稳步的增长

(7)下图是当代中国高速铁路网基本构架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以来铁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单选)
A.20世纪晚期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B.东西南北经济得到了均衡发展
C.标志国家经济实现了产业升级
D.体现了中国高铁技术自主创新

(8)综合上述内容,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交通建设的基本认识。
2024-01-11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