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人物流动。

下表为1493年后美洲与欧亚大陆的人口流动和物种交换情况   

1493年后迁移到美洲的新物种
人种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亚洲黄种人
动植物家畜马、牛、猪、羊、鸡等
农作物小麦、燕麦、大麦、稞麦等
水果橄榄、葡萄等
疾病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病原体
1493年后迁移到欧亚大陆的新物种
植物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等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及《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整理


(1)整理者为何会以1493年作为重要时间节点?
(2)原产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品种传入,对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3)请按示例简述表格所提及的人种在15—16世纪向美洲的流动情况。   
人种流动情况
欧洲白种人
非洲黑种人
示例:
亚洲黄种人
明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私商贸易兴起,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黄种人经过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等途径,迁入美洲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种流动的影响。
2023-04-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工业革命的扩展
率先迸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成为一场蔓延至全球的技术和经济变革,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下列是小蒋同学以“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为主题设计的表格,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A.英国
B.德国
C.汽车
D.机械制造
E.工厂
F.垄断
G.火车
H.化学工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生时间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
标志技术蒸汽机电力技术和内燃机
交通工具汽船、①电车、⑤、飞机、拖拉机等
新兴工业炼钢、纺织业、采煤、②、铁路运输等石油工业、电力工业、⑥等
发展趋势发生在③,再向欧美和其他地区扩张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以美国和⑦最突出
生产与管理方式出现了大机器生产和④资本和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⑧组织

狄更斯(18121870)在《艰难时世》中如此描述一座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刷成深紫色。”


(2)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7世纪末的英国B.18世纪初的美国
C.18世纪中的俄国D.19世纪中的英国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祝贺乾隆80大寿。使团带来的礼物有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和地球仪等,却遭冷遇。当时马戛尔尼邀请接待重臣福康安观赏英国火枪兵演习,但福康安“意颇冷淡”,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3)马戛尔尼访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福康安对火枪兵演习“意颇冷淡”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工业革命的扩展”?
2023-09-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道路:印记历史。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以下是文章的部分段落(引用者说明:段落与段落间多有大幅删节,不再提示)。

一、“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走俄国人的路”意味着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道路

“走什么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一直探索与争论的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并作出选择,即“走俄国人的路”。

2.“走俄国人的路”意味着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

二、“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三、“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经验启示

1.坚持独立自主,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

2.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坚持文明根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

4.坚持胸怀天下,走自己的路是走世界文明大道。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实践中,从“走俄国人的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再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变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守正创新、文明根基与胸怀天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结论与宝贵经验。

(1)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走什么路的问题,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走俄国人的路”之外,还有“走日本人的路”“走美国人的路”等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请将以下表格内的历史事件与大概属于走什么人的路建立起联系。
A.“走俄国人的路”   B.“走日本人的路”   
C.“走美国人的路”   D.“走自己的路”
小题号历史事件道路(代号,请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人民公社运动
浦东开发开放

(2)借鉴材料中“经验启示”,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演变的认识。
2024-04-1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中外互鉴
某同学对喜欢将中国置于世界进行对比总结,形成如表表格:

时间
中国世界
描述Y/N描述Y/N
公元前3500左右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公元前3世纪后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基督教产生
公元前2世纪后期“丝绸之路”正式形成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美三洲的马其顿帝国
公元10世纪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相继发生
15世纪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
1916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
192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苏联成立
1931抗日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5国共“重庆谈判”德、日法西斯先后战败投降
(1)请判断各项描述是否正确,在“Y/N”栏内作出判断,正确输入“正确”
(2)请以选择方式协助完成表格中空白部分的选择。

公元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欧洲

时期中国世界
清朝时期随着军机处的建立,中国①发展到顶峰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出现君主专制
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日益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提升生产力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②革命率先在英国爆发并迅速向欧美扩展
科举制和文字狱盛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以但丁、彼特拉克等为代表的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民国时期19178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④一方1919年、1922年,⑤和华盛顿会议先后召开,签署一系列条约或协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⑥年9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正式打响194592日,⑦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⑧一切合法权益。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⑨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199771日,中英两国完成交接仪式,⑩正式回归祖国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此后它逐渐取代关贸总协定
①A.商品经济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②A.资产阶级B.工业C.社会主义
③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④A.同盟国B.协约国C.轴心国
⑤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
⑥A.1931B.1937C.1939
⑦A.意大利B.德国C.日本
⑧A.国联B.联合国C.“华约”
⑨A.蒸汽机B.电力应用C.信息技术
⑩A.香港B.澳门C.台湾
2023-09-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政变与革



(1)根据表格前后内容的联系,填出图中ABCD
(2)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宋与表中其它政权相比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3)由秦至清,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1-02-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与西方

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对15-18世纪的中西历史进行了分类对比,形成了以下表格。

15~17世纪前期:
中国(明朝)西欧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1)形成,君主专制出现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商品经济活跃,          (2)出现
思想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3)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文化总结性科技成就丰硕近代科学开始兴起
外交             (4)下西洋全球航路开辟
17世纪中期~18世纪
中国(清朝前期)                  西欧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出现“盛世”局面;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5)爆发,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以恢复和继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          (6)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思想文化整理和编撰传统文化典籍,形成总结性著作;但是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          (7)宣扬理性,促使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积极对外扩张

请根据表格情境,完成相应(1)--(7)的选择或填空,并简要回答(8)。
(1)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封建制度     B.民族国家
(2)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大机器生产        C.垄断组织
(3)__________                           
(4)________
(5)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民族解放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
(6)_________
(7)此空白处的内容极可能是( )       A. 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8)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17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开始相对落后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传承中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历史演进过程,波澜壮阔,回昧无穷。如图是中国朝代演变示意图

(1)请列举中国古代结束大分裂实现大统一的四个朝代
(2)儒家学说在战国、汉、宋三个时期取得重大发展,产生了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试完成如表表格。

(3)简要列举秦、隋、元三朝的重要制度创新。
(4)制图人在清朝中间划了一根虚线,意在表达什么?
2020-07-2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又称作国际格局,通常指的是一些大国通过条约或协议所划分的势力范围及形成的统治秩序。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体系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


问题:
(1)请按示例,完成以下表格:
体系名称形成时间重要特征
第一次
(示例)
维也纳体系拿破仑战争(或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后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多极格局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11-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传承中发展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历史演进过程,波澜壮阔,回味无穷。以下是中国朝代演变示意图

1)请列举中国古代结束大分裂实现大统一的四个朝代。
2)儒家学说在战国、汉、宋三个时期取得重大发展,产生了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试完成以下表格。
时期代表人物发展表现
战国将“仁”发展为“仁政”
“天人感应”观点提出,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法性
朱熹

3)简要列举秦、隋、元三朝的重要制度创新。
4)制图人在清朝中间划了一根虚线,意在表达什么?
2019-11-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三)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1. 思想解放中产生代表人物,社会变革造就领袖人物并形成重要成果。请完成以下表格(每空填一项即可,14分)
代表人物领袖人物重要成果
文艺复兴但丁英国革命克伦威尔《 ③法案》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 ④ 宣言》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罗伯斯庇尔《 ⑤宣言》
科学共产主义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十月革命《土地法令》
2. 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你怎么看?
2019-10-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