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6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身处上海租界内、定位为中产阶级市民杂志的《良友》画报,在1939年以3篇摄影报道向外界展示了延安的形象。以下为摄影报道的部分内容

第140期:《去延安途中》

已成中国青年梦想中天国之延安。每日必有数百青年,自全国各处,分道奔来,投军入学,有骑驴者,有骑自由车者,有步行者,此等不畏艰难追求光明之青年,当属未来中国之主人翁。

第142期:《窑洞大学》

第148期:《延安的文化活动》

(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依据,归纳两种“延安形象”的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良友》延安摄影报道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的是北魏后太和时代元姓宗室女子婚配情况。这一情况可以用来说明北魏(     

   

A.高门士族执掌朝政B.门阀士族日益腐朽
C.民族隔阂广泛存在D.政权基础显著扩大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天下费多”,等到大规模的战争一次一次地爆发,财政支出更是急剧增加。富商大贾囤积居奇“而不佐国家之急”,坐视“黎民重困”。武帝通过行政命令,实行改革币制、算缗(征收商人的财产税)等办法,来剥夺商人。同时宣布实行盐铁专卖,原诸侯王封国产盐铁的主要地区,同样设盐铁官管理,盐铁之利收归中央。

材料二   北宋政府一再规定“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令柴薪渡河津者勿税,又免农器收税。又规定:“当税各物,令有司件析揭榜、颁行天下”“诚便商惠民之举, 而堪为后世治国者取法”;北宋政府的“冗官”、“冗兵”、“冗费”十分突出,其财政来源除了靠商税支撑之外,更重要的是得自商品的专利收入。从宋初起就对几个主要商品如盐、茶、矾、酒等实行专卖制度。富商大贾以惊人的速度,积累起他们的巨额财富,汴京是“富商大贾所聚”、“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商人从而拥有无数的“田畴邸第”,成为大商人兼大地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政策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商业政策的新变化,简析宋代商业政策的主要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汉至明清,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多是乡里两级。从表面上看“里”具有乡约自治功能,但本质上是以村落为基础的赋役征收单位,乡(管、都、保)则是介于县与里之间由若干村落组成的地域性行政单元,而家族是乡土社会不可忽视的治理依托。乡里承担着维持国家在基层正常运转的重要任务。秦汉时期,在有秩、游微之外,由三老负责教化便有很强的自治色彩。到隋唐时期,乡的功能进一步弱化,基层权力向州县集中。王安石变法后,县以下的保甲组织开始成为皇权的载体,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增强,乡里自治色彩再次削弱。基层行政权力的缩小、行政人员威信和统治力的下降为士绅和宗族势力的补充提供了空间。

——摘编自王伟进等《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及其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治理实行了国家主导下的“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下,乡村治理的主体是单一的政府;政革开放以后,政府的单一主体模式被打破,开始了政府与市场两元主体治理时期。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的治理主体又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治理形成了以广大农民为主体,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新乡贤等多种组织和个人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新时代,为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一个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社会组织、新乡贤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乡村治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样的体系构建既保障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其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果。

——摘编自蒋永穆等《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征,并对古代的乡村治理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主体发生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乡村治理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晚清湘籍官僚集团崛起有着显著的职场“雁阵效应”,湘军集团官至督抚者达27人,“各省共总督八缺,湖南已居其五。巡抚曾国荃、刘蓉、郭嵩焘皆楚人也,可谓盛矣”。这(     
A.说明了中央权力下移B.导致了洋务运动速败
C.摧毁了封建统治根基D.造就了军阀割据局面
2024-06-06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     
A.大众传媒的重要性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
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7 . 下图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新辟水路图。国民政府开辟这些水路(     

A.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B.有利于推动敌后战场的开辟
C.为持久抗战提供有利条件D.企图为全面发动内战做准备
2024-06-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春秋时期蔡国与楚国关系紧张,吴国与楚国也矛盾重重。吴王阖阊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这表明(     
A.血缘疏远导致诸侯矛盾激化B.礼乐制度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C.诸侯纷争影响社会观念变化D.联姻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非洲进行殖民统治时,故意夸大当地人的文化差异,人为地将当地人划分为不同“部落”。这导致一些殖民地属民认为自己所属的“部落”与其他“部落”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冲突。据此,英国的统治政策(     
A.埋下了非洲矛盾冲突的隐患B.破坏了非洲共同的文化信仰
C.中断了非洲国家联合的进程D.激发了非洲民族独立的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初,全国有3000家企业进行了厂长负责制试点;到1988年,全国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已占国营企业总数83.2%。这说明(     
A.厂长负责制得到广大职工认同B.市场经济有力助推国企改革
C.厂长负责制达到了预期的成效D.城市改革迈出了有序的步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