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英国的情况就是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治民主化大事记(1688—1928年)
1、1688年11月,议会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2、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的权力和自由。
3、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5、1832年议会改革修改了选举资格,使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并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6、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867年英国进行第二次议会改革,进一步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大大扩大了选举权,使选民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
1886年,英国进行了第三次议会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7、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8、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9、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材料二     17世纪革命没有留下很深的痕迹,相反,光荣革命却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大事年表,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1688—1832年)中权力转移的三个阶段。
(2)阅读大事年表,概括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吴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1851金田起义
1853太平军北伐
185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天京内讧
1864在湘、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资产阶级的英勇与智慧B.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C.农民阶级是最先进阶级D.下层民众顺应时代潮流
3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   容闳生平大事表(部分)

时间大事记相关言论
1854耶鲁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士学位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1860造访天京,向洪仁玕提出振兴太平天国、改造中国的方案此(太平天国运动)十五年中,满洲政府几无日不处于飘摇风雨之中。然于历史上究有若何精神,则未易轻许也。
1863受曾国藩委派去美国购买机器予所注意之机器厂,非专为制造枪炮者,乃能造成制枪炮之各种机械者也。
1872经多方努力首批留学幼童成功赴美。使予之教育计划果得实行,……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1898与康、梁共商变法大计。后人之读清史者,必将许其(光绪帝)为爱国之君,且为爱国之维新党。
1911十二月,给未来的新中国领导者写信中国人民正处于自己主权的最高峰,他们一直呼吁成立一个共和国,……听从这种声音,你们就对了。

——摘编自文明国编《容闳自述》


(1)有学者认为容闳是中国近代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概括容闳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2023-03-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班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编制了下图所示的大事年表。该项目聚焦的主题应该是(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12月,海峡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
2015年11 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交通运输的改进B.改革开放的进程
C.两岸的经贸关系D.祖国的统一大业
5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3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综合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英国某一领地的大事年表
1764年《糖税法》对进口糖苛以较高的税;《货币条例》禁止殖民地发行货币
1765年“自由之子”在纽约成立,此后在许多城镇成立
1767年《汤森税法》对茶、纸等商品征税;南卡罗来纳建立“自订约章者”组织
1773年《茶税法》给东印度公司直接向殖民地卖茶的权力;波士顿发生倾茶事件
A.制订法律制度改善地方治理B.限制当地发展激起民众反抗
C.维护地方自治保障臣民权益D.鼓励民间结社成立公民团体
7 . 如表是民国初年部分大事记,表中大事集中反映的是
时间大事
1914年民族工业新设企业102家,新增资本14868000元。
1915年上海工人参加国民大会,到会约4万人,会上议决反对“二十一条”,要北洋政府终止与日谈判。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A.中国早期近代化起步B.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
C.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D.民主革命孕育新转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记述了从1720世纪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下表所列为美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部分历史事件。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7世纪追求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在北美广为传播
1775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861南北战争爆发
18629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成绩斐然
1894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材料二   城市成为成功、幸福以及便利的代名词,大量人口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城市。1860年至1910年,美国城市总人口从621.6万上升到446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9.8%上升到45.5%,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由9个增至50个,1920年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1.2%。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机会,由于没受过良好教育,缺乏专业技术,只能到工厂中充当最底层的廉价工人,深陷贫困之中。从1860年到1900年,进入美国的移民超过1400万人,而在1900年到1910年仅10年间,又有900万移民从南欧和东欧涌入北美,语言、宗教、社会价值观迥异,贫困、犯罪问题突出。为降低成本,追逐利润,资本家减少为改善工人工作条件而进行的再投资,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城市大量污水、垃圾不能得到迅速而有效的处理,龌龊的生活条件导致了伤寒、霍乱等流行性疾病的猖獗。急待改善的城市问题与腐败、滞后的市政管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刘连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问题及其改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基于大国崛起,为“美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18—19世纪的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急待改善的城市问题,据此提出两条合理化的治理建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大事年表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D.西方绥靖政策的推波助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部分)》,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大事
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
1877年在丁日昌倡议、支持下,由台湾高雄至台南的电报线路架设完工。
1879年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炮台)至天津及天津兵工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和电报学堂,委托大北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

①国防需要促进了早期电报业的发展
②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得到普及
③清朝部分官员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电报业最初由京津地区扩展到全国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7-10-27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