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790年初的巴黎街头,很多时髦女性用红蓝白三色作为衣饰的主色调。如图为大革命时期的女性俱乐部成员共读《导报》,画中人物的服饰上有红蓝白的元素。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     

A.服饰变化引领政治革命的潮流B.妇女摆脱传统社会的精神束缚
C.社会变革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D.服饰成为妇女社会角色的载体
2024-01-24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生活在拉美的欧洲人、非洲人和印第安人不仅形成了外在物质生活的共同基础,而且心理上也相互认同,思想感情上趋于融合。血缘融合与文化认同是拉美独立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美洲主义”的重要根源。材料表明“美洲主义”(     
A.增强了对宗主国的离心力B.导致拉美殖民体系的崩溃
C.消除拉美地区的种族矛盾D.推动拉美民族意识的形成
2024-01-24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根据报刊收入的主要来源,将报刊分为广告主导型(广告收入超过刊物总收入的50%)和发行主导型(报刊销售收入超过刊物总收入的50%)两大类。如表为1879-1929年间美国广告收入占报刊总收入的演变情况。这反映了美国当时(     
年份美国的报纸与期刊广告收入占报刊总收入之比(%)
187944
188949.6
189954.5
190960
191965.5
192970.9
A.报刊广告版面超过了新闻版面B.广告主导型报刊兴起引领传媒潮流
C.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报刊转型D.发行主导型报刊逐渐萎缩退出市场
2024-01-24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阿拉伯帝国的历代哈里发和地方总督都重视城市建设,在城市中又特别重视设立市场。另外,政府修建许多重要商道,鼓励自由贸易,建立了相当可靠的货币流通体制。这些举措(     
A.便利了商业活动开展B.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C.完善了商业经营方式D.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2024-01-24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古代世界文明区骑兵使用情况。这表明(     
波斯骑兵往往是先锋
马其顿重骑兵是战场上非常重要的打击力量
罗马广泛利用骑兵
A.骑兵成为各地区的普遍兵种B.战术进步有助于古代帝国形成
C.马是战争中必用的武器装备D.交通改善推动文明扩展与交流
6 . 1978-1988年,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1990年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据此可知(     
A.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B.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C.移民方向主要由边缘到中心D.小城镇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7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资本家奋发努力,改善企业管理,刻苦钻研本行技术业务,在全国人民民主爱国运动推动下,提出“国人愈爱国,国货愈宜精良”“出品精美,创造名牌”,打开产品销售市场。这表明(     
A.爱国情怀助推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企业资本实力不断壮大
C.民族工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2024-01-24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明代徽商郑璬行商于扬州,“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璬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据此可知(     
A.扬州城市发展依赖徽商B.明代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C.运河漕运备受政府重视D.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
2024-01-24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边区行政委员会在1939年关于村选举的指示信中说,“村政权之脆弱无力,不足以适应战斗环境担当战斗任务,在(民国)二十七年最末一次粉碎敌人围攻中,暴露的最为明显”。为此,抗日根据地花了很大力气宣传、组织基层选举,不仅挨家挨户动员,还成立选举训练班,并编出《选村长》等戏剧到处演出,印行大量像《大家选》这样的小报和宣传品,形象地告诉农民选上自己合意的人会带来什么好处。不仅如此,共产党人还和农民群众一起,想出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选举办法,如豆选法、乍胳臂、背箱子等,以适应识字不多和不识字的农民。事实证明,只有农民自己将他们与政权拥在一起,“才能发生伟大的革命效力”。

——摘编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选举与文化的复归》

(1)据材料,概括边区政府推动基层选举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边区政府推动基层选举的意义。
2024-01-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法的影响和冲击下,为了挽救危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正式下达法律改革之诏。同年以“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收回“国家利权”为目的,清廷任命沈家本等进行改革。在这场影响深远的中国法律近代化运动中,沈家本作为清末法律改革的主持者,他对改革的态度,他对西方法的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都对这场改革产生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近代法治,特别是法治中的审判独立,是他的改革理想,也是晚清法律改革者的理想。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中西法律和法学融合,以及中国近代法学兴起的过程中,沈家本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摘编自李贵连《沈家本传(修订本)》

材料二   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将近十年之间,法律改旧从新,其步伐日渐加快。光绪三十年四月,修订法律馆开馆,该馆在修律大臣沈家本直接领导下,除了整理旧籍,译介西法,考察东西洋法制,培养和延揽法律人才,更删改旧律,制定了多部现代式样的律典。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共和取代帝制,民国初立,法制阙如,清末所立各项法律,除与民国国体抵触各条应失效力外,余均暂行援用。

——摘编自梁治平《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

(1)据材料一、二、概括沈家本的历史贡献。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法律变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