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甲骨卜辞记载,商发动的所有战争活动,最多投入兵力不过13000人。周武王伐纣时,数百个诸侯国军队组成的联军也不过5万人;而到战国,一个较大诸侯国有几十万军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变化突出说明(       
A.时局变化影响着战争规模B.经济发展提升了国家实力
C.人口剧增保障了军队扩需D.当权者意愿左右军队建设
2022-09-01更新 | 961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选修班)试题
2 . 《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然而这场和亲在官方撰修的史书上并无记载。20世纪90年代,新疆楼兰出土了一件平纹纬锦,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B.考古材料无法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
C.官方撰修史书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D.古代文献是认识历史最可靠的资料
3 . 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技术条件。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022-03-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统一度量衡B.奖励耕织C.废除井田制D.按功授爵
5 .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担任河北真定路副帅时,举行酒宴,一个名叫刘易的低级文臣也在座。酒宴中有伎人以儒者为戏,刘易大怒,指着狄青骂道“黥卒竟敢如此”,把酒杯摔在地上不辞而去。而狄青“笑语益温”,第二天亲自登门向刘易赔罪。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B.文武兼备的人才标准
C.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D.忠君勇猛的武将形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记载,明代15朝内阁阁臣平均人数最多时7.67人,最少时3.73人。明中叶以后内阁出现了首辅,首辅之争导致内阁相互倾轧严重,必须仰仗皇帝和司礼监太监的支持才能获得实际权力。这说明明朝(     
A.宦官专权的严重性B.六部权力不亚于内阁
C.内阁权势的伸缩性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7 . 据记载,清朝时颍州府“城郭集镇皆当要冲,人民夹河而居者极其繁盛”;义门镇“邻涡河,商船揍集,为水陆通衢”;八里垛镇“商贾帆樯相望,为淮颍襟要”。这一记载说明,当时该地区集镇发展(     
A.以地方经济为支撑B.借助优越地理位置
C.得到政府政策倾斜D.促进了外贸的繁荣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B.周王室衰微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
2022-07-07更新 | 1509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东京梦华录》记载,婚嫁迎娶队伍的仪仗队“自有假赁所在”,“以至从人衫帽衣物、从物、俱可赁,不需借借。”这反映了宋朝
A.婚姻观念开放B.商品经济发达C.社会风气变化D.社会成员平等
2022-06-2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六部各掌四司作为下属机构,以下为《明史·职官志》对吏部考功司、兵部武选司职能的部分记载:考功,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凡内外官给由(履历),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而陟黜之。京官六年一察。外官三年一朝。前期移抚、按官,各综其属三年内功过状注考,汇送覆核以定黜陟。吏之考,三、六年满,移验封司拨用。九年满,又试授官。

武选,掌卫所土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之事。军政,五年一考选,先期抚、按官上功过状,覆核而去留之。凡土司之官九级,自从三品至从七品,皆无岁禄。其子弟、族属、妻女、若婿及甥之袭替,胥从其俗。附塞(边塞)之官,自都督至镇抚,凡十四等,皆以语敕辨其伪冒。

材料二 武选的重要环节是兵部要利用内府所藏的武官贴黄以及其他相关档案文书来核查武官应袭舍人所提供的从军履历是否属实,以此来审查应选者的身份资格。因此,诸如贴黄、选簿等档案文书在武选中就起着至关重要的凭证作用。其中,贴黄详细记载了武官的姓名、旧名、年甲、贯址、从军归附来历、征克地方、杀获次数、受赏名目、升授职役、调守卫所并给授诰敕等项内容,是世袭武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档案资料,因此官方毖它深藏于内府之中。选簿则是在每次武选之后,选过武官基本情况的登记簿,以卫所为单位,保存在兵部。它主要记载武官的除授年月、职事,每次武选之后就在武官选簿中添写一辈。这样,武官历辈的袭替情况就尽载于选簿之中。

——梁志胜《明代“武选司审稿”初探》


(1)据材料一,概括考功司与武选司职能异同。
(2)提炼材料二主题,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