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2年以前“每届江南乡试,应试人数总在二万数千”,而据《中外日报》1902年的报道,“本届江南文闱,应试人数甚少。三场完毕者,不过一万四千余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末新政的实施B.学堂选官制确立
C.戊戌变法的推行D.科举制度的废除
2024-04-12更新 | 20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容斋续笔》载:“国朝故实,台、谏官元不相见。故赵清献公为御史,论陈恭公,而范蜀公以谏官与之争。……今两者合为一府,居同门,出同幕,与故事异。”这一制度变化(      )
A.有利于精简中央机构人员B.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导致了宋朝政治日益腐败D.适应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2024-04-12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唐会要·杂录》载:“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由此可知(      )
A.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直接管理B.边疆和内地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唐太宗为周边各民族共同的首领D.唐政府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郡置县
2024-04-12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汉末至隋唐门阀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所占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制的日益衰微B.士族开始弃政从商
C.专制皇权由弱变强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024-04-1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汉代《王杖诏书令》记录了如下案件:“汝南郡男子王安世,坐桀黠,击鸠杖主,折伤其杖,弃市(古代死刑的一种)。”这说明汉代(      )
A.令不具有法律效力B.采用严刑峻法治国
C.重视优抚高龄老人D.教化已与法律合流
2024-04-12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该方尊(      )

A.体现了商朝精湛的青铜工艺B.反映了西周时期礼制的发展
C.说明铁器开始应用于日常生活D.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2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4世纪,阿兹特克人定居于特斯科科湖沼泽地区的一个岛屿上,面对不便利的地形,阿兹特克人从湖底挖掘出肥沃的淤泥,在湖中建成一块块“浮园”,用来种植玉米、番茄等作物,有时耕种者每年甚至可以从浮园中收获七次。“浮园”的发明(     
A.体现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B.得益于海外物种的引入
C.巩固了印加帝国的经济基础D.有利于种植园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波斯帝国的建筑以王室为中心,很多由希腊工匠修建。波斯人还仿制巴比伦尼亚的阶梯状建筑风格,美索不达米亚建筑中的有翼公牛、绚丽多彩的琉璃砖,采用埃及的圆柱和柱廊结构。上述现象表明古代波斯(     
A.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B.推广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C.统治者崇尚君权神授D.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10 . 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现了北极圈内邻近挪威的斯瓦巴德群岛,之后该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不断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在国际联盟积极倡导下,18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享有该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享有自由进出、居住以及开采矿产等权益。这反映了(     
A.国际联盟权威性加强B.北极资源开发实现和平共享
C.国际协调机制的发展D.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认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