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2 道试题
1 . 1971年,为摆脱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社会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的困境,减缓美元暴跌、大量黄金外涌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放弃金本位,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从而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一历史事件(     
A.标志着固定汇率逐渐取代了浮动汇率B.意味着美元失去货币霸权地位
C.结束以金币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历史D.推动了国际贸易结算体制变革
2024-02-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玛西亚·威廉斯(1964~1970年曾任哈罗德·威尔逊首相的私人政治秘书)曾这样描述英国文官的权力: “现实情况是,在很多情况下权力是保持在这些稳坐在白厅的公务员的手中,而那些当选的政要只不过是走马灯似的匆匆过客。”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A.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B.实行固定任期制
C.降低了国家的治理水平D.参与政府的决策
2024-02-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2023年中国对外粮食援助情况表(部分)。该表反映了中国(     
2月14日中国政府向多哥提供粮食和营养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3月9日中国向塞拉利昂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项目交付仪式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
行。
4月4日中国向毛里塔尼亚紧急援助1000吨小麦。
5月11日中国向南苏丹提供2396吨人道主义紧急粮援,交接仪式在朱巴举行。
6月28日中国向津巴布韦提供紧急粮食援助交接仪式在津首都哈拉雷举行。
12月11日中国驻刚果(布)大使李岩与姆巴耶共同签署中国政府对非洲提供粮食援助项目完结证书。
A.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B.贯彻“与邻为善”外交理念
C.经济实力位居世界首位D.成为世界第一对外粮援大国
2024-0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双方在2023年的领导人会晤中强调,将以两国人员往来全面重启为契机,继续推动文化、教育、语言、出版、影视、旅游等各领域交流。下列关于中法建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与西方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开始
B.是中国全方位外交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C.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实践中的落实
D.标志着新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到来
2024-02-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某条约待议定的中俄边界(局部)。下列关于该条约说法正确的是(     
A.以法律形式落实了对西北的管辖B.彰显了政府对于朝贡体制的维护
C.条约签订事宜由宣政院具体负责D.体现了王朝对外关系的缓慢转型
2024-02-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汉时期,沿战国之制实行上计制度,作为考核行政系统官员的具体办法。郡县每年年终将管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于上级官府。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员予以升、降、赏、罚。下列制度中,与上计制职能相似的有(     
①征辟制②京察③科举制④大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西周初年,这里有一唐国,可能是陶唐氏的后裔所建,成王时灭唐,封叔虞于此,袭用唐之国号,后改国名为晋。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晋国所在地的居民成份比较复杂,既有夏朝的遗民,又有众多的戎狄之族。针对多源文化传统的居民构成,晋国的统治者用“夏政”和“戎索”分别治理,使之各得其宜。晋的治国策略体现了周王室力求安定天下的良苦用心。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37年5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成立。
1938年10月毛泽东发表《论新阶段》,提出“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的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
1941年9月延安民族学院成立,培养了数百名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
1946年1月《和平建国纲领草案》规定“在少数民族区域,应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自治权”。
1946年11月西满分局向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提出:“现东蒙无论老年、青年,进步的、落后的,都主张成立蒙古自治政府。”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据《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等整理

材料三   建立绝对君主制和民族国家的努力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斗争,它面临着很多敌人:开始的时候,敌人主要是罗马教廷和贵族割据势力;但随着一些民族国家的出现,不免就会发生某些民族国家本身成为其他民族争取自由的斗争对象的情况。

17—18世纪是各绝对王权国家之间战争最频繁的年代。在所有这些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因为这场战争以其特殊的惨烈性,激发了有关自然法问题的一些创造性思考,这种思考产生了一套旨在限制国家战争破坏性的现代国际法体系。

—改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写出西周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晋国统治者针对“居民成分比较复杂”所采用的治理策略及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阐明其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16-19世纪相关史实,阐述西欧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如何战胜“很多敌人”。从限制战争的角度,指出三十年战争所激发的“创造性思考”。
2024-02-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雇工大都与雇主具有人身隶属关系,长工列于雇主的户籍之中,受雇主管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实际生活中雇主与雇工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逐渐松弛。万历十六年,颁布条例,解放了农业短工,使他们在法律上与“凡人”(具有完全人身自由的自由民)处于平等地位。乾隆五十三年,清政府又颁布条例,解放了农业和商业雇佣的长工,给他们以人身自由。至于手工业雇工,明代中叶以后,匠籍制度日益松弛,清代初年,政府颁布谕令,“免山东章邱、济阳二县京班匠价,并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乾隆以后,雇工与雇主之间,不立文契,口头约定的工期未满而随时辞工等现象,日益增多。

—摘编自方行《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

材料二   英国主仆关系演变

18世纪前仆人是主人的私人物品,依附于主人而生存。
18世纪主仆作为共同体,过着和谐平静的生活。仆人们热切关心主人的起居,主人也深深地依赖仆人。
19世纪仆人不仅仅是一个依附者,而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群体工作的雇员。
20世纪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家务外包业的发展等因素,主仆关系逐步衰落。1960年英国的仆人数量从1851年的一百万减少到三十万人左右。

材料三   新技术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首先是核能技术进步。20世纪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使人工利用原子能成为可能。1946年美国颁布“原子能法”并成立原子委员会,委员会由联邦政府主管并负担大部分费用。几乎与美国同时,苏联也开始发展原子能技术。1949年9月,即美国原子弹爆炸四年以后,苏联也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科学技术的普及使构成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如劳动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等发生了变化。行为科学家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认为在受人尊重、工作成就感等激励因素被满足时,就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行为科学平行的还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它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如计算机、信息论、控制论等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运用,力求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雇主与雇工“人身隶属关系逐渐松弛”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表现形成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主仆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分别分析造成19世纪和20世纪主仆关系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核能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并结合所学,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简析“新技术革命”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记载,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但目前尚未发现宋代的活字印刷实物。考古资料证明,当时活字印刷术很快传播到西夏。出土的多种西夏文献证实,西夏学习、推行泥活字印刷,并成功实现了木活字印刷。宁夏贺兰山西夏方塔出土的西夏文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和甘肃武威出土的《维摩诘所说经》等,是中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实物。在敦煌莫高窟,则发现了很多早期回鹘文木活字。这表明(     
A.学者的工作是对原始材料进行追根溯源、考辨其真伪
B.历史研究应重视新材料的发现,坚持多源互证的原则
C.历史学家对材料的看法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历史解释
D.人们只能逐步接近但却永远无法掌握历史的客观实在

10 . 论及西方“福利国家”建设,有学者指出:“福利国家职能与机构的膨胀使它由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主体变成问题本身,福利国家从宏观行为方式上看是‘管理国家’。国家事务重心由战争转移到经济,必然导致新职能和新机构膨胀。”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B.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激化了社会矛盾
C.社会保障制度容易助长公民懒惰行为D.保证了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