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经济是全球化的脉搏,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发生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与其说是一场政变,不如说是一次由资产阶级推动的英国政治体制改革。这场革命早于欧洲其他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程。英国蒸汽机用在军舰和商船上,让他们不仅拥有了强大的海军,还拥有了强大的海上商船,继而通过战争打开别国的门户,通过殖民统治掌控别国的主权,然后再通过公司经营活动掠夺殖民地财富……金本位制度的确立使得英镑通过战争、工业革命、殖民地模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货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英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引领者和主导者。

——摘编自王世渝《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引领者和主导者”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

材料二   1963—1981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值及各种类型国家所占的比重

世界制成品出口额
(亿美元)
各种经济类型国家所占比重(%)
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
1960656.03.912.483.7
19651,030.04.412.383.3
19701,901.05.010.184.9
19755.001.06.39.384.4
198010,913.09.28.182.7
198110,740.09.28.782.1

——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制成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出口总额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获得了独立。但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再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其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并围绕“应对风险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明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内部显现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棉布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从事布匹收购经营的棉布字号。……明中叶之后,广州一地的棉纺织工场就有2500多家,纺织工人有5万余名。苏松地区大量棉业市镇兴起,棉货贸易繁荣。但苏松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受到封建经济的束缚,棉纺织业内部的新兴因子发展缓慢。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棉纺织业的发展导致了桑稻争田,由此造成了江南地区粮食供应的紧张。康熙年间,两浙民稠地窄,产为无多。全赖江楚粮艘……从江南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内容来看,基本上是苏、松、杭等地的丝棉织品输向全国各地,而湖广、江西一带的粮食则源源不断地输入江南。

——摘编自杜君立等人《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等文章

材料三   一战的爆发,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中国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为中国民族工业让出了部分中国国内市场,也利于中国商品开拓国外市场。1911-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火柴、造纸等轻工业有显著发展。但好景不长,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就萧条下去。

——摘编自焦雪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南方棉花种植推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江南棉纺织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从粮食生产格局和国内贸易形式变化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丝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原因,概括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及启示。
2023-12-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D.华夏认同增强
2023-07-08更新 | 351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4次组卷 | 73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佛道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加强
C.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D.儒学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2021-08-04更新 | 224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时间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 18.3%18.3%2.4%22.9%5.45 亿
1750 19.2%13.1%1.6%30.9%7.28 亿
1850 22.7%8.1%5.1%35.1%11.71 亿
1900 24.9%7.4%9.0%24.9%16.08 亿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地,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个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2020-07-11更新 | 3620次组卷 | 50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历时十余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商鞅强调以法治国,将奖惩机制贯彻到法令的各个方面,为了使秦国迅速强大,商鞅将举国之力集中到农业和军事上,实行强有力的农战结合的战略。

——摘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富强目的的活动。因此,不管清政府从事改革的洋务派自觉或不自觉、意识或不意识,他们的言行,在一定时期里是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的。

——夏元东著《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摘编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举措,并分析该变法对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写出两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简要谈谈你对洋务运动“在一定时期里是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而采取的探索分别是什么?并概括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主要趋势。
2023-12-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78年12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在中国主要城市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至201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建厂45家、系统员工总数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中国市场的贡献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极大,而且还在日益增长。上述材料体现出(     
A.中美贸易保持良性发展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D.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
2024-05-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