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下表为《尚书》部分内容。综合表格中信息,可知表中主要思想主张是(     
内容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尚书·周书》
A.敬天保民,崇尚理性施政B.道法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C.提倡爱国,推崇天下为公D.和实生物,主张和而不同
2 . 下表是苏联二战后经济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表(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时期

国民收入

工业

农业

1966—1970年

7.7

8.4

4.2

1971—1975年

6.3

7.4

0.5

1976—1980年

4.3

4.4

1.7

1981—1985年

3.3

3.6

1

A.经济总量出现不断下降趋势B.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C.国民收入与工农业同步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023-07-08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4 .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表格内容反映出
总督巡抚
汉员旗员合计汉员旗员合计
1837年371012820
1864年731019019

A.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B.政治机构逐渐汉化的进程
C.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D.时局变动下政权结构的变化
2019-05-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40次组卷 | 46卷引用: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表格为新中国建立后三个不同年份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194919782008
城镇人口(%)10.617.945.7
乡村人口(%)89.482.154.3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B.经济发展导致人口不断增加
C.经济体制变革影响了城市化进程D.农村人口大量流入沿海城市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走向衰亡篇)

材料四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安徽界首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的过程,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复杂的过程。

材料   两种现代化模式启动背景的比较


项目西欧——内源性现代化东亚——外源性现代化
1.前现代传统结构的状况多元型等级结构,封建庄园与自治城市并立,新生的资本主义因素从内部引起旧制度转变一元型专制结构,王权与小农经济牢固结合,旧制度在外来因素的冲击下逐渐解体
2.外部环境面对相对稳定的分散的农业世界,国际发展差距和技术差距都不大面对激烈竞争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发展差距和技术差距愈来愈大
3.人口背景人口增长出现在工业化启动之后,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5%——15%人口高增长出现在工业化启动之前,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0%——30%
4.文化背景同质文化(犹太——基督教文化)的自我革新与扩散外来异质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挑战与渗透
5.现代化启动的内部条件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引发长期的渐进性的社会内部变革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自我转型困难
6.现代化启动的外部条件开辟海外市场,拥有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等先占优势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但可利用外资、外债和外国先进技术,发挥迟发展优势
7.现代化启动的顺序一般以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政治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上而下
8.现代化的中心角色新兴的市民、商人、企业家、制造商等分散的社会群体扮演中心角色现代民族国家、改革政党等有组织的社会主导力量
9.现代化的主流模式与战略自主型市场经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非自主型的中央统治经济或混合经济;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从以上表格的“项目”中任选两个角度,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西欧和东亚的现代化启动进行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