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中使用的“盛世”一词,在《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六年)中出现73次,在《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乾隆三年)中出现52次,在《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中出现39次,在《八旬万寿盛典》(乾隆五十七年)中出现62次。这说明清朝(     
A.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B.努力构建巩固统治的舆论
C.康乾盛世的实至名归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这可用于印证(     
人物成就
山上亿良带着《游仙窟》《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引用了《抱朴子》《游仙窟》等经典书籍
空海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髓》《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超》
吉备真备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史、明法等
A.汉字的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B.儒学得到了日本社会的普遍认同
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旨在( )
A.发展教育事业B.强化地区管理C.加强皇权统治D.促进民族融合
2023-01-09更新 | 936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参与者众多,但影响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机制可概括为三:一为官方法令制度对地方城市规划的控制与引导,即“官方传统”;二为民间流行的规划理论、方法技艺对具体规划的支撑,即“民间传统”;三为士人群体对前述两种机制的协调、决策与补充,即“士人传统”。下图为三个传统之间的示意图。

——摘编自孙诗萌《浅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个传统”》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 . 春秋时,鲁有郊礼,此天子之礼也。季孙氏祭泰山,此诸侯之礼也。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祭祀后天子撤去祭品所唱之诗)彻。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B.分封制走向崩溃
C.贵族阶级已经堕落D.宗法制得到巩固
6 .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儒学家创作的一首诗。他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守仁
7 . 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花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并强调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与这一诗相关的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可以将《诗》《书》《礼》《易》《春秋》,特别是《春秋》中所集中体现的封建伦理观念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五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B.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D.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2020-09-05更新 | 378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宋朝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2019-11-06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衡水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
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
D.表现个性,追求抒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