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870年与1913年,各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     
时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70年22%10%9.7%8%
1913年15%8%13%11%

A.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B.美国科技创新仍落后于英国
C.德国逐渐成为第一工业强国D.英国仍占据世界工厂的地位
2 . 下表是1750—1913年部分国家人均工业化程度(英国1900年人均工业化程度为100)。由表格可知,这一时期
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
1750年8104787
1800年81659766
1860年156472174345
1913年8511546126203277

A.工业化缩小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D.英国是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表格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B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国恢复封建专制政体
C1889年日本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肯定了天皇统揽一切的地位
D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获得解放,不再受到歧视

A.AB.BC.CD.D
2023-04-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届世界杯口号(部分)

时间内容时间内容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热情的生命与灵魂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交朋友的时刻
1990年意失利世界杯永争第一2010年南非世界杯在非洲与非洲一起胜利
1994年美国世界杯前进吧,黑色的世界之星2014年巴西世界杯同一个节拍
1998年法国世界杯自由、平等、儒勒斯·雷米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用豁达的心去参加比赛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世界杯在东方升起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现在就是一切
根据上述表格内容,就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口号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
2023-01-22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时期法定节日
1840—1911年万寿节(皇帝生日)冬至、春节等
1912—1949年春节、国庆、革命先烈纪念日、国耻纪念日、国父诞辰、国际妇女节、儿童节、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日、教师节、植树节等
新中国建立以来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护士国际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表格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不同时期法定节日的变化,请指出其中一种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和表现。(要求: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合理)
2020-07-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2019-08-09更新 | 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诗经》共有诗歌305篇,是按《风》《雅》《颂》三类来编辑的,观察表格可以得知,在春秋中叶以前
A.南北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B.诗歌在社会各阶层中全面普及
C.集中分布地文明程度高
D.当时国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以下为晚清“单位面积农产量指数”统计表:
年份指数年份指数
1821-18301001871-188080
1831-1840921881-189080
1841-1850921991-190078
1851-1860871901-191178
1861-187082

——摘自王建朗和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述表格反映的状况

A.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
B.不利于近代工业发展
C.显示重农抑商合理性
D.表明精耕细作的终结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请依据以上表格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该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分别加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政治概念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内涵指涉呈现出丰富而多变的历史图景,见下表。

中国古代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指葱岭以东地区,有时也指包括中西亚、印度、东欧和北非在内的大片地区。“西洋”一词首先出现在五代,范围逐步扩展到印度及非洲东部。明末清初“西洋”指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各国。
晚清与民国初年“西方”不仅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欧洲、美洲,还包含了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期间,“西方”概念具有双重内涵指向即作为侵略者而被谴责的“西方”和动员西方无产阶级进行世界革命的“西方”。
抗日战争期间,将“西方”概念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法西斯”。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仁人志士向“西方”探寻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主要作为被反思的对象出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西方”概念在国内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而进行批判的对象,也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目标对象;在国际上,是与亚非拉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
改革开放新时期“西方”概念主要是指经济上“西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西方开放”,“同西方世界合作”,“不能照搬西方”等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是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并形成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历史角度审视西方发展”,“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共同发展”等概念。

——摘编自黄晓娟、胡国胜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的起源与话语变迁》

围绕“西方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话语变迁”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至少三个历史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