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     

A.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C.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D.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2 . 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9月至12月、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陶、石、玉类文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34件,绿松石27件,石器4件,陶器2件。浮选出粟1923粒、水稻138粒、黍14粒。下列关于金寨文化遗址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②金寨文化已经出现农业生产
③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胜、吴广起义开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之先河。关于起义的原因,教材的解释是“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此说法源自《史记》“失期,法皆斩。”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对于“失期”,相关法律是“御中发征,乏弗行(没有成行),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批评);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遇到大雨,免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古史料与文字史料相互矛盾,当以考古史料为准
B.通过不同类型史料,丰富了人们对相关史实的认知
C.对于不同的观点,应该提倡百家争鸣,自圆其说即可
D.上述两种说法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历史解释不同而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22-09-15更新 | 2522次组卷 | 10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物品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7768
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
河北兴隆古洞沟878552
河南辉县固围村936958
广西平乐银山岭18117091
A.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B.土地国有制度确立
C.江南农业生产水平超过北方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2023-04-22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07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的是
A.胭脂盒和胭脂瓶
B.珐琅瓷瓶
C.瓷器碎片
D.铜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殷墟考古发掘中,曾经在一个坑内集中出土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内出土440把石镰和78件蚌器,由此可推测商朝
A.尚未进入青铜时代
B.家庭手工业很发达
C.农业采取集体劳作
D.开始出现贫富分化
8 . 探究历史的真实。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摘自《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编自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