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噍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学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
(4)综合材料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9-10-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下列对图示序号解读正确的有(       

①地区是粟、水稻的原产地             ②地区最早驯化骆马和绵羊
③地区是咖啡、辣椒原产地             ④地区最早栽培玉米和甘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4-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村和县的议会出现了,村选是整个制度的基础,由边区参议会选举政府,这真正代表了中国的一种革命,农民第一次走进了政府机构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常驻参议员和政府委员时,候选人中中共党员超过了三分之一,著名共产党人谢觉哉、王维舟等18人立即要求退出竞选。结果中共党员仍然多一名,徐特立立即声明退出,让给了党外人士。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B.抗日民主政权团结抗日力量,激发了民众参政热情
C.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7次组卷 | 5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渔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人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国家治理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家治理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推动了不同地域文明的交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2017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全链条、可追溯、新模式、网络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纷纷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监控物流车辆的温度,还能防止配送员不及时配送。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现代科技完善了企业管理B.国家重视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
C.我国食物储备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冷链物流解决了食品供需矛盾
2023-04-22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西方福利政策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加剧了社会动荡B.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缓和了社会矛盾D.助长了社会的懒惰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体系化创新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崛起的核心机制,下列各项对相关创新及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资源的全球配置解决了资本难题
B.信贷金融创新保障了原料供应和销售市场
C.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诸要素间协同与整合
D.工厂制度创新有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2023-04-22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表,凸显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县
汉朝州→郡(国)→县
唐朝道→州→县
宋朝道(路)→府、州、军、监→县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省→府→州→县
清朝省→府、直隶州→县、散州
A.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体现了“上稳下动”的特征
B.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C.地方行政机构皆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而来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10 . 某学者在综合学界对“封建”一词理解的过程中指出:弗朗索瓦·冈绍夫在《何为封建主义》中提出,封建主义具体是指封君——封臣——封土及一套惯制构成的社会形态;中国史秦以前的“封建”,是一种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的政治制度;日本明治时期以中国汉字“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以泛指东西方世界,制造了名词纠缠之病,遗留后患。以下各项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准确的是
①西洋史的“Feudalism”是指西欧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形态
②先秦“封建”一词特指封土建国、封爵建藩的政治制度
③反对机械地以中世纪西欧为标本裁量其他国家和地区
④主张研究学问应求真、求是,反对蹈袭前人、照搬照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