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旭在《浅议郡县制下的中国城市建设》中说:“与分封制不同,郡县制确立利于中央通过监察和考课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从而结束了地方分权的格局,逐步演化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郡县制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关键在于(     )
A.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县两级B.废除了地方官的世袭制
C.地方官员都是皇族成员D.秦帝国法律细密、严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朝代——夏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9-11-06更新 | 12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0年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错误的是(   
A.《浅议商朝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清朝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2019-10-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以<红楼梦>为例浅议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
B.《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C.《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2016-12-13更新 | 14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大田县一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8-0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漳浦三中四中高一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学习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老师组织学生召开研讨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主题,其中史实或观点正确的是   (  )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西周建立原因探究
B.浅议朱棣设立内阁的动机
C.趣谈秦朝时期的分封制
D.嬴政――中国行省制度的创立者
2010-11-15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是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非各自独立,它们互为条件,纵向制约着横向发展,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总序

阅读材料,从人类历史发展横纵向关系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16—19世纪末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史事,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横向、纵向至少各选择两个史事,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5-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泉州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之上的,无产阶级的目的就是要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民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人应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举两例史实说明该思想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024-05-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徐旭华《德意志帝国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德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东部的部分城市人口增速已超过农村人口的增速。在科技革命带动下,鲁尔等新兴工业区的城市不断沿着公路、铁路线向外扩展: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19世纪后期,德国城市化进入繁荣阶段,普鲁士和其他各邦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从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英法吸取的经验教训,被德国政府加以消化改造,促进了城市化在德国土地上的长驱直入。德国很多城市开始根据生产的需求,划分工厂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劳资矛盾的激化,最终迫使政府出台了多部法律和政策来改善工人的基本生活状况。19世纪80年代,帝国议会相继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和《意外事故保险法》等,用来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各项社会矛盾,为城市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肖辉英《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71—1910年德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德国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