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41 道试题
1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见下表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从材料一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1918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关于全国农户占有土地比例的统计。对此表格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类别户数(户)百分比
10亩未满8542.7
10亩以上12,611,99826.4
30亩以上7,651,57516.0
50亩以上4,625,09619.7
100亩以上2,467,6485.2
合计47,708,602100.0

A.土地私有化的状态下土地兼并不断
B.土地私有化状态下小农经济占主导
C.精耕细作仍是近代农业经营的模式
D.地权的转移与分散加速土地私有化
4 . 史料对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王同学在研究先秦农业发展时,摘录了下表材料。比较表格内容,可以得出最合理的推论是

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出现B.广泛使用了铁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和逐渐确立D.农民在田间集体耕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年份人口(百万)粮 食 产 量 ( 千
顿)
粮 食 种 植 面 积
(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
/公顷)
1400722052019.81036
16501233505532.01095
17502607410048.01544
182038110858559.01840

A.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B.生产力取得了质的发展
C.支撑了人口的高速增长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读下表,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战后

A.世界市场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B.日本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C.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D.东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是杨度(1875-1931年)的历史活动概括:
维新运动时期接受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清末到民初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发表《君宪救国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22年杨度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9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

据表格内容解读最准确的是
A.杨度活动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B.社会环境影响个人政治发展方向
C.杨度的政治立场呈现出摇摆不定
D.历史人物个人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8 . 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8年26个44.8%22个37.9%10个17.3%
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
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中国现代化之路”划分为三种模式,并制作了下表。
“中国现代化之路”大事年表
阶段
时间
事件
现代化模式
第一阶段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西方资本主义
现代化模式
1895—1898年
维新运动
1911—1912年
辛亥革命
1915—1919年
新文化运动(前期)
第二阶段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3—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第三阶段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表格中二、三阶段所对应的现代化模式。
10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
年份成都西安兰州武汉洛阳包头太原大同
19496639.7617103.4779.0021.468.91
1957111101.82702154539.9383.1329.05
增长率(%)68.2156.1311.8107.8542.9343.7287.4226.0

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2019-05-22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