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坚持“城市中心”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D.实行人民民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江南瘴疠地,九州之隅角”到“苏湖熟,天下足”,乃至江南“富甲天下”“衣被天下”,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段。大体而言,以西晋永嘉南渡为起始,江南人口开始加速集聚,并以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农业生产;经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变后,江南逐渐完成了这一历史形象转变。

——摘编自樊良树《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开发概论》

材料二   明代,江南棉、桑种植逐渐广泛,可谓“乡间隙地,无不栽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地宜稻者十之六七,皆弃稻栽(棉)花”。以致曾经“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至明代“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即使是产米之都的苏州,也多依赖湖广之粮。江南地区种植烟草、竹木、花卉之人日广,扬州、杭州等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供应市场。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推动了农业雇佣的发展,形成了长工、短工、月工、忙工、伴工等雇佣形式。他们多接受雇主的工钱,同雇主的生产相结合,为雇主生产,增殖其价值。此外,江南农民或迫于生计,或欲发财致富,弃本逐末现象也日益增多。

——摘编自朱子彦《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更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结合所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罗马帝国建立的同时,也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罗马的多民族文化也辐射至帝国的四周,罗马人的足迹远涉帕提亚、印度、中亚,甚至到达中国.……庞贝古城有印度女神雕像出土,北欧的丹麦也有印度佛像的发现,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本迪治利城,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站遗址,出土了大量意大利陶器和罗马帝国钱币,越南等地也有不少罗马钱币出土。许多研究者还认为庞贝壁画中的天神、英雄和王侯显贵所穿的迎风飘展的长袍大褂都是丝绸制成。而众多古典文献的记载更是中国丝绸大量输入罗马的明证。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材料三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相同点,并谈谈认识。
2023-08-29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暑假班8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家庭费用分配百分比(%)

分类食物房租衣服燃料杂项
中国58.95.37.312.316.2

——整理自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

材料二   1980年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农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比(%)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
生存型
消费
食品61.7887.9857.7858.8158.6249.1370.3545.4841.0933.05
衣着12.339.707.776.855.755.826.025.96
居住13.8718.2417.3513.9015.4714.4919.0620.88
发展
享受型
消费
交通通讯0.3712.021.761.442.585.5729.659.5910.5212.61
家庭设备2.535.105.295.234.514.365.345.92
文教娱乐5.123.915.377.8111.1811.568.3710.51
医疗保健2.102.433.253.245.256.587.449.17
其他1.971.130.741.763.142.132.151.89

——整理自王小华等《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验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家庭消费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0年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以来农民消费变化的启示。
2023-08-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有工业与国民经济概况(生产总值单位:10亿英镑)

年份194819511961197119771978
国有工业生产总值0.81.22.44.914.516.5
国民生产总值10.312.624.249.4129.0148.1
国有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7.89.59.99.911.211.1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英国政府在实行国有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结果造成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局面。而政府长期推行福利制度,不断增加福利开支,虽然使得英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但也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给英国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实现政府特定的社会目标,英国政府在对国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支持的同时,要求国有企业承担非营利性社会责任,这造成国有企业挤占大量资金,加速了英国的通货膨胀。有时,政府甚至还直接介入企业的劳资谈判,使一般的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风波。

——摘编自刘晓平《战后英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战略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有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举措,并谈谈你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2022-08-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研究的开山之作中提出,我国到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能有相当的成绩,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已向近代化走了好几步。蒋廷黻认为洋务运动的成绩在于开启了全盘西化的步伐,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44年,范文澜发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中,范文澜进一步将洋务派定性为经外国侵略者改造,适合镇压太平天国的新封建军阀,认为洋务运动的直接后果是加深殖民地化1954年,他在第九版《中国近代史》中再次强调:曾国藩是近百年来反动派的开山祖师……他的继承者——人民公敌蒋介石——把他推崇为圣人,以此来麻醉青年,欺骗群众……”这些观点为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盘否定洋务运动定下基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顾琼敏《历史解释及对解释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蒋廷黻和范文澜对洋务运动评价的褒贬立场及主要视角。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位学者评价洋务运动的史实依据。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两位学者的历史解释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023-03-26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8 .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日益密切。

材料一


(1)以上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右侧地图可用于研究近代哪一重大史事?对比两幅不同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谈谈你对这一史事的认识。

材料二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年份

国家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英国

145

171

185

195

德国

71

112

158

187

法国

36

47.9

55

62.5

奥匈帝国

19.7

29

40

49.4

俄国

10.9

30

41

54

意大利

4.5

5

9.6

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6-01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暑假班8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晚清的教育改革

时间内容
1866奕䜣提出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规定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
1885清政府三次派遣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
1887江南御使陈璜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同考。
1898总理衙门上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学堂课程分“溥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其中以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体操学等为“溥通学”;“专门学”包括卫生学(含医学)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学)高等地理学(含测绘学)商学等十五门。
1901清政府发布上谕: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教法规定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晚清教育改革的理解。
2022-05-13更新 | 53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迹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远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培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搞》

材料二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材料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峰值出现的推动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有哪些?
2022-03-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