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64—1967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关税壁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谈判以双方工业品关税平均下降35%左右的结果落下帷幕,同时对美国降低非关税壁垒作出了相关规定。这反映出(       
A.美国霸权地位不断衰落B.欧共体实力得到增强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昨日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建立广泛的福利制度,实行免费基础教育、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兴建廉租房等。西方国家此举(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扩张B.平衡了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
C.避免了工人运动的发生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昨日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苏联入侵的可能性不复存在,而且美国在核战争中保护欧洲的意愿并不强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现代化防御系统威慑敌人,确保自身安全。由此可知(       
A.苏联与西欧开始走向和解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C.经济危机削弱了美国实力D.欧洲联合威胁美国霸权
昨日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苏俄(联)某个历史时期,身在国外的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以及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幸灾乐祸地叫嚷:“布尔什维克革命失败了,它们走了回头路,又回到了资本主义,他们完蛋了!”国内的“工人反对派”则叫嚷:“布尔什维克现在不相信工人阶级了!”他们所批评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集体农庄D.工业化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正直和公正才是谋求利益的唯一途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正义,就必须废除特权,只有这样,“一个可能存在的完全平等的体系将会建立起来”。这种主张(     
A.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B.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D.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6 . 史学家在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时称:整个东方世界从高丽到匈牙利都被其推倒而上下颠翻……此时回教的前景是从未有过如此的黑暗,在印度大地以西的所有回教苏丹们全部被毁灭。该事件(       
A.增强了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系B.促进了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
C.根源于游牧世界的大举南下D.改变了亚欧地区的文化面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在工业革命前夕,到赛马场观赛的群体主要是绅士和贵族,而工业革命期间则有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前来消费。随着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一些民俗运动如足球等,也渗透到上流社会并逐渐成为全民共同的体育休闲方式。由此可见,工业革命(     
A.扩大了体育休闲的主体B.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
C.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革新D.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8 . 如图是北魏封和突墓中出土的狩猎纹鎏金银盘,盘上狩猎图是中亚和西亚广为流行的一人二兽题材,传到北魏后结合佛教寓意,发展为稳定的一人二龙题材。这说明(       

狩猎纹鎏金银盘

A.北魏与中亚已建立直接联系B.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C.当时北方民族交融不断增强D.外来宗教与中原文化相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0年,我国贸易部决定中朝、中缅等边缘区居民可在一定限制内同邻国开展农副产品小额贸易,无须经贸易机关许可。1952年,边境小额贸易的进出口总值达428.1万元人民币。这表明当时中国(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B.力图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C.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外交政策发生战略性调整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重庆城市街道大规模的改建和都邮街广场的修建,战时重庆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构建了以都邮街广场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重庆市人民政府通过修建都邮街广场,既重构了重庆城市空间,也方便了在都邮街广场举办重要的政治活动。随着街道的整修和都邮街广场的重修,重庆市人民政府还重新命名了原有城市街道,强化了重庆城市空间的政治特性。随后,“精神堡垒”纪念碑建成,“精神堡垒”广场成为战时重庆重要的政治集会场所。国民政府在此举办国民月会、庆典活动和纪念活动,使得这一城市广场充斥着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加速了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应该讲,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广场举办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对于鼓舞民众的抗战热情、提高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谭刚《重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与抗战精神动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重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