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的第二天,列宁亲自起草《土地法令草案》,并领导全俄工兵代表苏 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法令》。该法令文本中还附有一份以242份地方农民委托 书为基础而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该委托书提出,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土地应当平均使用”。

——摘编自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材料二   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通过了加快农 业集体化的决议,确定了农民自愿参加集体化的原则。1937年年底.93%的农户已经加入 集体农庄,集体化的耕地面积达99.1%。随着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 制造厂等先后投产,到1937年,36万6千多台拖拉机被农民们迎入集体农庄。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谷物收割与播种的43%和56%、秋耕的71%、翻种的83%均是以祝械化完成的。1928—1937年,苏联商品粮占粮食总产量比例成倍增加。然而,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的“左”倾冒进倾向和消灭富农运动,侵害了农民的利益。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历史》(纪录片文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土地法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2 . 番薯在日语中被称为“芋”,17世纪末由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带到日本。萨摩的藩主在鹿儿岛种植番薯,将其称为“唐芋”。后来日本人还用番薯制作烧酒,即“萨摩白波”。这可用于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作物品种得到广泛传播
C.亚洲饥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3 .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形态也是变化发展的。西方路线是:城邦国家一初级封建国家一等级制国家一绝对专制主义国家一现代民主共和制的民族国家。恩格斯还认为,国家的最高形式是民主共和国,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这(     
A.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重要性B.促进了了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D.反映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4 . 【习近平的文明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
2019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214月博鳌亚洲论坛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
2023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华文明具有五大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根据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文明的观点并进行论述。(提示:若论述中华文明特性可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安立甘派”的托马斯·B·马考莱认为英国文化优越于印度文化,主张用英国文化取代印度文化;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主张继承并发扬印度文化,赋予印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的争论本质上体现了(     
A.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B.马考莱的主张实际上是文化殖民的一种表现
C.提拉克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
D.英国文化侵略对印度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6 . 下表为1945—2020年联合国的发展概况。下表内容可用于佐证(     
阶段时间概况
第一阶段1945年至1990年本应成为战后世界“主角”的联合国,却成为冷战的“配角”,联合国的作用被弱化和边缘化
第二阶段1990年至2010年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联合国的作用上升,但其权威却不断受到挑战
第三阶段2010年至2020年联合国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同样突出,联合国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A.合作共赢成为了时代的潮流B.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C.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D.第三世界国家的异军突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4千纪下半叶,频繁的贸易活动使大量资源流入两河流域南部,周边村落的劳动者和手工业工匠迅速向城市聚集,原有的管理体系不断扩大,产生了更细致的职责分工和更显著的权力分层,并发展出主要用于管理经济事务的原始楔文。这可以用于说明(     
A.经济活动的地域特色B.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C.区域文明的形成过程D.政治生态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世纪末,一些知识分子“破二千余年之结习”,以办报开展活动。这些报刊种类繁多,有的以政治论说为主,有的以提倡实业为主,有的偏重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此外,这些报刊还普遍具有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该做法在当时(     
A.推动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分化B.为思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C.使报纸成为救亡图存主要阵地D.调动了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
9 . 明清时期,山东济宁的夜市中有许多手工业产品,其大多来自家庭或者小作坊,比如榨油、木器甚至一些铁制品或铜制品等,“这些手工业都集中在南关,规模都不大,生产与销售合二为一”。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性生产经营方式灵活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持续松动
C.雇佣劳动的优势日益凸显D.朝廷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10 . 冀州(河北)刺史部设立于汉武帝时期,但从西汉后期开始到东汉,冀州(河北)地区时而设立“刺史”,时而设立“州牧”,所辖区域也时有变动,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区域出处
常山、真定、中山、河间、信都、清河、魏郡、巨鹿、广平、赵国《汉书·地理志》
巨鹿、常山、中山、清河、河间、赵国、安平、魏郡、勃海《续汉书·郡国志》
A.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威胁B.地方机构设置较为随意
C.监察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D.郡国并行体制长期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