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2 . [近代西方的能源与政治]

材料一   长时间段英荷美德四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图

   

注:(1)各图案代表的能源种类以美国为准,即1为柴薪和木炭,2为水力和风力,3为煤炭,4为石油,5为天然气;(2)为便于统计,美国的风力和水力一类只包括水电部分;(3)相关数据按照1QuadrillionBTU=1055PJ的标准折算。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一战前,石油主要是用来提炼煤油,其战略价值还未彻底开发出来。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还未形成正式的、规范的石油外交政策,其海外石油扩张的主体是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争夺海外的石油市场。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盟友提供了80%的石油,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石油政策。一战后,出于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心,美国石油公司积极寻找并控制海外石油生产地,并寻求美国政府的帮助。1917年,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由各大石油公司组成的石油战争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国内石油生产,确保石油供应,满足盟国的石油需求。这是石油公司们第一次明确地与美国政府合作。从此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重点由反垄断转变为相互合作,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政府进行石油外交的代表和助手。美国政府高举“门户开放”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石油公司向海外进军,并为其提供外交支持。此后,控制石油、确保石油供应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贾少林《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英、荷、美、德四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转变。
3 . 如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A卷)
4 . 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的压力在清代即已显现。下表是清朝前期人口的粗略统计情况

材料二 人口的压力使得许多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
马尔萨斯(1766-1834)在《人口论》中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强大,并断言人口在无妨碍时,以1、2、4、8、16…… 的几何级数率增长,而生活资料则以1、2、3、4、5…… 的算术级数率增长。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如衰老、事故)能使二者一定程度恢复平衡。他认为还有强制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另一种是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堕胎、节育、谋杀和同性恋)。他还认为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道德限制(包括晚婚和禁欲)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申出几点结论:①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②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的过快增长。③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④济贫法可以促使人口增长。
1957年我国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了要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但被康生等人扣上了“马尔萨斯主义”的帽子,一度受到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寅初得到平反,其计划生育理论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马寅初认为,为了要扩大生产和再生产,加速资金积累,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应该降低消费比例,这就必须把人口控制起来。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扩大轻工业原料的来源,提高粮食的消费水平,以及为促进科学研究事业,他认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他指出,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群众都知道节育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同时大力宣传早婚的害处,迟婚的好处。如果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自应辅之以更严厉更有效的行政力量,国家理应有干涉生育、控制人口之权。
材料三   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一百万移民。……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英帝国的自治领(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除很大一部分人通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820—1939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材料五   2008年出现的世界金融海啸打乱了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步伐,企业的倒闭和裁员浪潮揭开序幕,许多农民工被迫返乡,一些内陆省份现在面临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到2010年,虽然珠三角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出现“用工荒”,但是内陆省份依然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马寅初与马尔萨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的时代背景和目的,并谈谈你对人口增长问题的认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海外移民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内陆省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2016-05-31更新 | 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19788149114922923042230.91
1988122645650473350321442
根据上面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改革开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D.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7 . 【农村政策与民主革命】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11月颁布):②《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942年11月制定);③《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颁布)。

——改编自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精髓的体现。在大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及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农民土地的认识开始深化。进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关乎中国革命的关键,“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扩大了革命的基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动员和调动一切阶级和力量,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使农民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在解放战争时期,为进一步维护农民利益,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瓦解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赵鲲《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百年回顾与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两个相邻的法规,比较“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改革政策。
2024-06-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1年至1945年《解放日报》报道敌后游击战场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新闻统计如下:(单位:篇) 据此可知,《解放日报》的报道(     

报道内容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人民军队抗日战况

316

339

448

848

1072

记录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敌

227

208

106

149

18

国民党军队战事失利

0

5

2

42

11

A.塑造了中国共产党英勇的抗战形象B.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揭露了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阴谋D.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9 . 【抵制外货与爱用国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以来,民族危机深重,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商战”思想成为反抗的重要理论武器。郑观应认为相对“兵战”,西人以商为战更具威胁力,他主张应以工商为基础,发展国家总体实力,以达富强之目的,以应对外敌。1905年春,美国公使对清政府提出继续限制赴美华工,一时激起群情义愤,上海总商会致电各省省会,要求合力拒绝美货;70多个行业集会签名表示不进不卖美货。这次的抵制美货运动持续了半年之久,最终在清政府的干涉下失败;在运动中,倡导国货之声逐渐萌芽,许多人意识到自造国货才能根本挽回利权。

材料二   1912—1921年《申报》广告中涉及民族主义的国货广告统计(以5月15日至21日为统计样本)


——以上材料改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货广告中出现民族主义用语高峰的原因。
2023-05-24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党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高效率超过3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据此可以得出最合理的结论是
A.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B.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D.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低于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