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郭嵩焘是中国最早的外交使节,他记载的日记起自1855年,止于1891年郭去世前一日,中间缺三段,约39个月,首尾37年。记载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情况,以下是日记整理内容光绪三年正月初四日(1877216日)。日记中郭嵩焘认为英国民风淳朴,知礼有节,即便比照中国士大夫们的“华夷”标准,英国人也不再是什么“夷狄”蛮人。在之后的日记中,郭嵩焘经常用诸如“厚”“平”之类的褒扬词语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的好感。

光绪三年五月初十日(1877620日)。赴茶会,并进行参观,对于英国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他得出如下结论:“此邦格致之学,无奇不备,可以弥天地之憾矣”。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8120日)。郭嵩燕等人谈论西方制度,认为西洋“君德”“相业”是中国自古及今从未所闻,而其国政开明、官吏选贤择能、议院服争无隐、政事一乘民意,是“积之久而亦习为风俗”的结果。据此而感悟:“西洋一隅为天地之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中国制度在郭嵩焘心目中,已无复与西洋相较,惟寄望于中国风俗或可随之而变。

——据《郭嵩焘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3 . 如图为2019年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春秋中晚期曾国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下述记载表明(     


   铭文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A.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B.曾随之谜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C.文物考古与文献记载必须相互印证D.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夏朝大禹曾实行“任土作贡”制度,即开展土地经界勘丈,设置专门负责绘制人文地理图、丈量划分田地的官员,按照九州的水土肥沃贫瘠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九个等级,以此登记造册收取贡赋品。据此可知,“任土作贡”(       
A.实际上是井田制的萌芽B.根源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旨在提升单位面积亩产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汉代(     
记述出处
汉文帝前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史记·高祖功臣者年表》
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贷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免”。《汉书·王子侯表》
汉成帝建始四年,陵乡侯刘诉“贷谷息过律,免”。《汉书·王子侯表》
A.高利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主要使用经济手段解决侯国问题
C.政府重视规范社会借贷行为D.朝廷严厉打击地方豪强地主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北宋末年(1110年),全国户数增长到2088万.但学者根据《宋会要》和《宋史》估算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万,每户平均数仅为2.24口。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大部分学者认为,宋朝人口统计只包括男丁。上述人口数据表明(     
A.相较汉唐北宋经济严重衰退B.宋代相关史料可信度不高
C.宋代重男轻女观念尤为严重D.史料运用需多方互证核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书.食货志》记载,秦钱太重,汉初铸荚饯,文帝铸四铢钱,皆质劣量轻,且放任民间私铸,货币轻重大小不一、币制混乱。武帝铸五铢钱,禁止私铸,统一币制,通行全国,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表明(     
A.汉初社会经济的艰难发展B.改革币制使财政收入增加
C.制币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D.货币演变推进治理的改善
8 .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灭夏定都于毫后,其左相中垒(亦作仲虺【huǐ】)作诰,告诫各方国(部族)君主(酋长)说: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这表明商汤时期(     
A.推行内外服制B.华夷观念淡薄
C.注重推行德政D.行政机构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0世纪前后,唐和大食文献均载有一个情节相似的商人与鲸鱼故事,古罗马史籍也有相似记载,古印度同样有一些情节相近的佛本生故事。商人与鲸鱼故事的源头在印度,原型是商人与摩竭鱼佛本生故事。这反映(     
A.中华文明文化圈的影响扩大B.地域交流影响多元文明发展
C.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共同性D.古代印度文明的引领性发展
2023-05-24更新 | 6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记载,1927年时,中国农村的情况已是“厂布之原料、造屋之钉、缝衣之针……大都外货也”。在1931年时,对河北省定县两个区的调查,所生产的土布自用部分只占全部产值的0.36%。这反映当地
A.国内棉纺织业发展迅速B.进口纺织品竞争力不明显
C.区域经济水平差距巨大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较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