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青海一带的“瘴气”在唐以前史书中屡有所见,但两宋时期很少见,两宋时期,官方文献所载瘴疾多集中两   广岭南地区;唐之前贵州基本上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羁縻州县,文献中很少有贵州瘴疾的记载,及至元代,记载明显增多。官方文献关于瘴疾的记载(     
A.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密切相关B.折射出中原王朝势力的消长
C.有利于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D.反映了华夏文化漫润的深浅
2024-05-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逸周书》记载:“汤放(放逐)桀而归于毫,三千诸侯大会。”《帝王世纪》记载:“诸侯有不义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慰问)其民,天下成悦。”上述文献记载可以说明,商代(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构建了贵族宗法制度
C.推动了早期国家发展D.遵循了儒家仁政理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夏商周时期,柑橘就已经在我国进行了人工栽培,公元前3世纪前后,《禹贡》有“淮海 惟扬州。 ……厥包桔柚,锡贡”的记载,可见柑橘已经开始作为贡品进贡。秦汉时期,柑橘生产得 到进一步发展,《史记》中记载有“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表明当时楚地的柑橘生产 与齐地的鱼盐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经济地位。魏晋时期,各个柑橘集中产区设置了“桔官”,专司 经营柑橘生产、征收赋税和贡奉皇室。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间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进香,带回柑 橘种子,在日本鹿儿岛、长岛栽植,变异选择获得温州蜜柑。宋代欧阳修等撰著的《新唐书·地理 志》中列举了现在的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江苏及陕西 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橘。明清时期,柑橘业已表现出一定的规模化、专业化格局。清朝吴震方 《岭南杂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明代的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 十分推崇柑橘的药用价值,并对柑橘的药用性作了详细的叙述。15世纪时,葡萄牙人从我国台 湾、福建、广东带去许多柑橘品种,后传遍地中海沿岸各国;1892年,美国从我国引进桩柑,叫“中国蜜桔”。

——摘编自曾云琦《中国柑橘历史与文化价值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柑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柑橘的作用。
2024-05-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根据考古学研究整理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等数据。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稻米粟米黍米
颗粒数14768138832248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灌溉技术
C.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初步形成D.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江南地区的文化事业始终在整个明朝的文化地图中居主导地位,绘就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文化画卷,许多重大的文学艺术、思想学术活动,都是由江南人士首开风气的。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记载:“礼部会试,三甲之魁与高等,多出苏、松、应天。”这折射出(     
A.传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B.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
C.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发展D.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2024-05-13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可知(     
A.晋国刑书是中国最早成文法B.晋国已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不稳
C.刊布刑书成为历史发展趋势D.法家和儒家国家治理主张不同
7 . 《尚书》是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事。据统计,在先秦诸子的《论语》《孟子》《墨子》《礼记》《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九部著作中,引用《尚书》多达168条。这说明(     
A.百家学说相互依存借鉴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诸子思想根植传统文化D.《尚书》的记载真实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区近年出土的铜尊、铜爨、铜瓿等,明显带有商王朝青铜文化特色,青铜冶炼涉及的范铸、焊接等技术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陕西宝鸡市境内发掘的强国墓地,出土的陶尖底器、柳叶形青铜剑等典型蜀文化风格的器物,时代跨周文王、武王至昭王、穆王时期。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历史真实都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B.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
C.中华文明具有“连绵不断”的特征D.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里耶秦简记载,秦朝县下属机构定期制作所在机构集簿,并根据要求上呈县廷。与之相应,县、郡也定期将核心治理信息汇总报送上级官府,以便上级掌握政情及开展管理,并据此对下级进行考课。该做法(     
A.实现了对基层组织的有效治理B.有利于提升地方官员文化素养
C.促进社会群体共同意识的凝聚D.为赏罚官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24-03-29更新 | 532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10 . 据秦简《法律答问》记载,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而子女告父母概不受理,且治告者罪。对不孝子女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朝(     
A.基层治理趋于完善B.出现律令儒家化现象
C.治国理念发生异变D.伦常秩序受政府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