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新兴市场30国(E30)的 GDP为29.0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 总量的34.33%。还有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占全球总量已经从1980年的24.3%增加至2020年的40.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这表明,当前(     
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B.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持续加速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2023-12-05更新 | 29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31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两图为某研究者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样例数据进行统计的1949—1966、1977—1991两个历史时期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占比图。



图4

图5

材料二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其中,欧洲人物3906种、美洲人物2784种、历史人物2616种、……马恩列斯毛邓等领袖人物772种、军事人物685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明星类传记也非常突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传记人物数量达7335种,占整个传记书目抽样数据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王宏波《传记出版与社会变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图5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2年以来人物传记类出版物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南宋理宋宝祐四年(1256年)中榜的601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名进士的出身身统计情况,其中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84人,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4177人,该数据可以说明(     
A.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B.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5 .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这些数据反映出
时间1840—1895年1895—1911年1911—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
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
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
比重(%)82.528.144.237.375.568.1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2019-06-08更新 | 1035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A.政权统治基础扩大B.取士人数大幅增加
C.重文轻武风气盛行D.官员执政素养提升
2024-04-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东莞东华高级中学、阳江一中、河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表是西汉初年人口迁徙表(部分数据)

时间迁徙概况史料   出处
高帝九年
(公元前198年)
徙齐楚大族昭、屈、景、怀、田氏五姓,燕、赵、韩、魏之后和豪杰名家10余万人于关中,并迁官吏2000石、巨富者于长安。《汉书·高帝纪下》
《汉书·刘敬传》《汉书·地理志下》
景帝五年
(公元前152年)
募民迁阳陵,赐钱二十万。《汉书·景帝纪》
武帝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
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又徙郡国豪杰及訾(钱财)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书·武帝纪》
武帝元鼎五年
(公元前112年)
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注:阳陵、茂陵位于长安周围;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地区纳入汉朝疆域。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人口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西汉初年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
2023-09-22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1978-2017年中国产业结构比较表”。数据变化能够用于证明(     
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年70.5%17.3%12.2%
2017年27.0%28.1%44.9%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迅速融入世界市场D.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B.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内容
C.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D.“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高级文官一般具有长期工作经验,掌握政府各种情报资料和数据,部长大臣等不得不依赖这些超级智囊。文官系统是“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文官系统(     
A.凌驾于民选政府之上B.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完善了权力制衡机制D.冲击了政党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