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2017-11-03更新 | 21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升高三年衔接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北京故宫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为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简要说明北京故宫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3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西周“何尊”青铜器内底刻有“宅兹中国”的铭文

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B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

生产工具以骨器为主

C

太湖西北岸的丁埂遗址(属良渚文化规模聚落遗址)出土了大量渔猎用具,仅渔网坠就多达500多件左右

生活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

D

红山文化遗址的积石冢是有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具有“唯玉为葬”的显著特征(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

私有制和贫富分化产生

A.AB.BC.CD.D
2024-03-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法国南部发现一座约建于公元3世纪的基督教堂罗马帝国将基督教立为国数
B西西里岛上保存着完整的古希腊剧场古希腊殖民地遍及地中海沿岸
C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石碑上提及海上势力的袭击战争冲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
D阿富汗阿伊哈努姆古城出土希腊神像、印度古钱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手稿阿伊哈努姆因丝绸之路而兴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丝绸的发现是2021年3月以来三星堆考古发掘最大的亮点之一。此次发掘现场专门设计建造了全封闭、恒温恒湿的发掘方舱,发掘人员全程身穿防护服进舱工作,尽量做到无菌化发掘。多学科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监测、检测与记录仪器,对出土器物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信息提取和保护。三星堆考古说明(     
A.历史研究必须有考古依据方可采信B.蚕桑丝织技术最早出现在三星堆
C.现代科技手段大量运用于考古研究D.新冠疫情倒逼考古学的技术进步
2022-11-08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在埃及第一王朝第五位国王(约公元前2930年)墓中,考古出土了刻有法官字样的印章、财政官吏印记的陶器,铭文残片中提及了“州”、总督,此外还有军人形象的图像。这表明埃及(     
A.宣扬贵贱分明和君权神授B.法老至高无上权威得以维护
C.建立了较完善的官僚系统D.国家治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23-05-1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林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杨宽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说∶"近人分我国古史学之派别为四∶曰信古、曰疑古、曰考古、曰释古"。其中疑古学派对东周以前的历史持怀疑态度,甲骨文出土后,对文献中关于殷商历中的怀疑基本消失。这种变化说明
A.文献记载真实可靠B.甲骨文是商朝的记录
C.考古可以佐证文献D.历史中有虚构的成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与评述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1材料评述
A2021 年,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中晚期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华夏海洋 文明起源于岭南
B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诸文化遗址,出现了王城、祭坛、礼器系统反映出当时青例铸造技术成熟
C1996年.河南新邓的郑国祭把遗址(春秋时期)出土了完整的“九鼎八簋”反映出当时分封制彻底崩溃
D蒙古国境内诺彦乌拉匈奴葛地出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中原文物双龙纹透难玉璜可用于研究汉.匈交往
A.AB.BC.CD.D
2022-12-27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就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农耕方式B.农业生产获得长足进步
C.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D.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2021-07-04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