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的外交政策分析者赫尔曼认为,“变迁是政府外交政策的普遍属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一直在不断调造以助力国家发展。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大事年表(部分),列举了若干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外交事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大事表(部分)

年份事件
19502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同苏联结盟
1953
19544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4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7110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1972
19791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29邓小平提出“不结盟”外交政策
20016中国成功倡建上海合作组织
20139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概念
201710中共“十九大”提出“合作共赢”新理念

——摘编自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1953年和1972年的新中国外交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4-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大连城市建设大事记,这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大连(     
时间大事
1899年开始修建大型圆形交通广场(今中山广场)
1909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电车公司成立
1930年大连中央邮便局竣工
1932年沙河口净水厂建成
A.居住条件的改善B.基础设施的发展
C.社区服务的提升D.环境问题的恶化
3 . 该大事年表反映出二战后
1947年印度独立
1960年喀麦隆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国家纳米比亚独立
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
A.两极格局尖锐对峙B.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笕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下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幅描绘英国工业城镇的围画


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三种历史现象,并说明其内在联系。
(2)如果把材料二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5 . 东印度公司

材料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大事年表

时间大事
160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一批伦敦商人贸易的垄断权,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对中国、印度、印尼等国的贸易。英国女王、贵族和一些政府官员也参与了投资。
1699东印度公司将英国毛纺织品输入中国,发现无人购买。
1720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的、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赚取丰厚利润。
1730东印度公司有五艘商船来华,共载白银58万余两,货物只值13711两,白银占比高达97.7%。
1736东印度公司开始购买畅销欧洲的棉布“南京布”。
1757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量猛增,饮茶在英国社会个阶层普及。
1773东印度公司将鸦片走私输入中国广州,并垄断了对清朝的鸦片走私。
1797东印度公司取得鸦片生产制造的垄断权,利润逐年增加。
1818东印度公司为了独霸鸦片贸易,发动了马拉塔战役,最终控制了印度西部地区。
1829英国国内工业资本家陆续供给东印度公司对清朝的贸易垄断。
1833英国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对清朝的贸易垄断权。后来东印度公司获得收益的重要途径为贷款给印度农民,让其从事鸦片生产,再将收购来的鸦片贩卖到广东。
1858东印度公司被撤销。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等


阅读上表,划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主要阶段并进行评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它说明了这一时期(     
1653年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792年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康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7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大事年表

1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武举

3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殿试封弥(糊名)

4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殿试誊录

5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南北分卷

6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股文定型

7光绪帝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选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2018-06-01更新 | 1774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2017-04-01更新 | 1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第四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