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历史事件往往能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变化。以下是摘录自《中外历史纲要上》附录部分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距今约5000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龙山、红山、良渚等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嬴政称始皇帝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南朝开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金宋对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92年11月,“九二共识”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1997年,香港回归
1274年,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请从表中至少选取三个或以上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围绕其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具体方向,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英国(       
时间事件
1848年颁布《公众健康法》,提出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机构。
1875年颁布《工人住房法》,要求政府机构为工人提供更多廉价的可租赁住房。
1952年通过《大气清洁法》,对安装除尘、除硫设备和烟囱高度进行了规定。
A.城市管理走向法制化B.完善了国家卫生防疫体系
C.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化D.增强了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西欧部分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020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随后,城市逐渐兴起。
1088号称“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罗马法律。
1167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15英国贵族和骑士代表迫使国王约翰签署了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
1296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但丁,成为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2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宣布教皇元权干涉法国内政。
1305法王腓力四世强行拥立法籍教皇克雷芒五世,并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的寸维农。
1348曾就读于法国蒙特波利大学的彼特拉克,因思念死于黑死病的劳拉始撰《歌集》。
1497卡伯特受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派遣和支持,航行至北美的加拿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出现的进步因素。
2023-05-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624~1771年后金和清朝在蒙古族地区建立并完善盟旗制度
A.国家疆域的奠定B.抗击外国的侵略
C.君主专制的加强D.统治危机的初显
2022-09-01更新 | 496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议会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近代民主制度发展的标志之一。英国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在重大经济、政治问题上要咨询议会的意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国王和贵族的共治。从“模范议会”召开到都铎王朝建立,190年间共召开了175届议会,大约每年一届,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议事立法程序。17世纪中期,随着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极力要求参与国家政事,他们以议会为阵地,反对王权。经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1689年的《权利法案》,逐渐树立君主立宪制和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但是英国下议院自从1688年后再也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代表权,而随着一些新兴城市迅速崛起,他们为了获得议会的席位,极力要求改革议会,于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为全面实现普选和以后的议会改革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蒙夺黄月芬《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议会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牛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投,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九十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代议制历史上出现的两种模式进行扬弃的产物。这种模式既借鉴了三权分立模式职权明晰、便于监督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会导致效率低下的弊端;既吸收了议行合一模式便捷高效的优点,又克服了它职责不清、不利监督的弊端。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植根于人民群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把国家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不与任何其他机构分享人民赋予的权力,同时,又把立法权、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留给了自己,也把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等经由法定程序分别授予了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摘编自钟丽娟《从理论到实践,理解和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确立和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议会制在近代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材料一

凯末尔世俗化改革大事年表

材料二   19381110日凯末尔去世时,新土耳其已经确立。诚然,这种“新”仅具有广度而不具有深度。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仍墨守其古老的穆斯林的思想和习惯。但另一方面,统治这个国家的新的杰出人物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已欧化。许多农民也已大大改变,同政府建立了过去几个世纪中从未有过的友好关系。土耳其较之其他伊斯兰国家,已在一个大得多的程度上成为凯末尔所设计的“现代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目标。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1-08-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16届高三3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2021-05-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士达到非洲好望角。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亚洲建立殖民据点。

1652——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英荷战争。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北美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司。

材料三: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3)材料三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西方
15~16世纪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我国药学成就之大成哥伦布航行抵达美洲;布鲁诺宣扬“日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
17~18世纪徐光启从澳门延请西士,募购西洋火炮;黄宗羲写成《明夷待访录》;康熙设置南书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洛克发表《人类理解论》;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赠送英国“君主号”战舰模型等
19世纪“一口通商”体制;鸦片战争后,签订一系列条约;“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开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工厂已达数十万家;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方针

——据《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整理


上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40年代起开眼看世界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8戊戌变法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
1911武昌起义
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