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6—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1599年的《航海全书》全面阐述中国科举制度。1657年的《英雄的美德》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宣传孔子哲人形象。到18世纪的《世界公民》称赞中国有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中国热的出现(     
A.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复兴B.适应了欧洲社会变革需要
C.推动了西学东渐的发展D.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十月革命表面上看是与‘同时胜利论’相违背的,但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这里。”该学者意在强调(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典范
C.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D.十月革命源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时期,统治者“一方面在各个领域紧紧地依靠阿拉伯人并表现出强烈的阿拉伯性,另一方面又背离了许多伊斯兰传统……伊斯兰反对的部落偏见被重新复活”,伍麦叶人主动适应并逐渐采取了西亚北非的阶级制度和超经济强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     
A.商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B.统治政策兼顾宗教性与世俗性
C.政治和文化发展方向背离D.阶级剥削成为对外扩张的支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拉美独立战争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们用启蒙思想诠释独立的合法性。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型社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土生白人精英就是这个理想型社会的“头部”,天然地代表人民与公共意志。拉美知识精英的思想主张(     
A.强化了拉美人民的民主认同B.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的局限
C.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6世纪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作品淳朴、自然,表现了荷兰为代表的北欧之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风俗画大师,人们称他“农民勃鲁盖尔”。据此可知(     
A.荷兰成为欧洲艺术创作的中心B.海上殖民扩张影响艺术创作
C.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思潮成为主流D.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了打破西亚地区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拜占庭帝国设法获取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织品加工的工艺。至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于中国的丝织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成品这一整套技术完全传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区。这反映出(     
A.中国与东罗马有经贸往来的途径B.阿拉伯帝国是中西文化交流桥梁
C.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巅峰D.奥斯曼帝国影响东西方贸易往来
2024-06-01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西方列强,允许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华工,广西有人开始被运往国外。1876年,北海(当时属广东管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从北海口岸出国的华工,每年多则4000人,少则数百人。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英国在梧州设立“契约华工”接收站。

——摘编自石维有、张坚《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社会稳定》

材料二   清末的广西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产的百姓纷纷外逃。此外,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梁茜茜《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三   1940年,日军将越南作为向中国华南进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导致广西边境交通受阻,广西人迁居海外的人数剧减。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南进侵占东南亚,大约有11万侨胞又迁回广西。而广西一大批爱国志士,利用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移迁至越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少数广西籍士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

——摘编自向大有《民国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三个时段社会背景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西人口大量外迁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清朝末年,抗战时期广西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史有“求异”和“求同”两种方法。“求异法”强调“同中求异”,即从“同”出发,用分析法求其“异”。比如研究新航路开辟后400余年的历史,我们首先理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共性特征,进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市场开拓方式、市场形成程度的差异。“求同法”强调“异中观同”,即从“异”出发,用综合法求其“同”。比如研究20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面临的不同挑战,从挑战的不同国家、不同形式、不同力度、不同结果等方面,归纳出20世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的历史走势。

请利用材料中的一种方法对中国古代史或中国古代史的某时段进行解读,提出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指明历史时段和采用的治史方法,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公元前416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使雅典精疲力竭。为此政治领袖尼基亚斯主和,亚基比德主战,双方都准备启动陶片放逐法一决高下。不料,一个平民小人物许佩玻洛斯跳出来挑动群众反对他们两个。尼基亚斯和亚基比德都觉察到了危险,于是进行协商两派联合,结果许佩玻洛斯被放逐。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     
A.本质上是党派斗争的工具B.背离了民主形式
C.制定初衷是预防僭主政治D.后期出现了异化
2024-05-1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