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说道:“以前没有这种结合,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建立这种结合”“使我们在大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工作同每个农民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A.消除了城市和乡村间的矛盾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如表可知,鸦片战争后(     
1840年林则徐称赞西方火车运货的快捷与“省人力”
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欧美铁路、火车进行了介绍
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在全国修建铁路的计划
A.铁路建设在中国进程缓慢B.交通近代化提上政府日程
C.国人认识到修筑铁路重要D.铁路对强国发挥重要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和野蛮扩张以及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顽固,决定了20世纪的中国不可能通过改良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中国历史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了“天下大同”、“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其世界意义是希望建立一种“休戚与共”的世界秩序,实现世界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

——张志恒《多重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西方现代化道路使得“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原料产地、商品市场,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殖民得来的。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攫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导致出现贫富分化这个难以克服的顽疾。……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极端的利己主义以及随之带来的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是庸俗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娱乐主义。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进程中,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逐渐成为资本主义文明的标识。

——吴龙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三个维度——基于中西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国道路选择的变化,并分析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区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都城东京位于豫东平原,大内、内城、外城依次嵌套,基本呈正方形。南宋都城临安城的宫城位于城市的一隅,经济中心区位于城市中央,内城依随山势水体呈不等边六边形。这说明,两宋的都城都(       
A.遵循了传统的礼制文化B.体现因地制宜的现实主义风格
C.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D.表明坊市分区制度的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部分国有工业企业为安置待业人员和富余职工,兴办了一批劳动服务型下属单位、可为企业内部提供如餐饮、洗浴、就医、教育、用车等服务,也可面向社会进行生产经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一状况(     
A.拓宽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B.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C.得益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意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2024-06-1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7 . 良渚文化早期,玉琮是部落祭祀神明祖先的法器,由特定的高等级巫师使用:到良渚文化中晚期,玉琮逐渐变为部落首领彰显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夏商周时期,玉琮常作为重要的随葬品。玉琮功能的变化可用于说明(     
A.文明起源的多元B.神权影响的消亡
C.专制王权的形成D.社会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1599年的《航海全书》全面阐述中国科举制度。1657年的《英雄的美德》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宣传孔子哲人形象。到18世纪的《世界公民》称赞中国有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中国热的出现(     
A.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复兴B.适应了欧洲社会变革需要
C.推动了西学东渐的发展D.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9 . 当人生已经迷惘时,只有用象征、隐喻等手法,通过人物的潜意识、梦境等才能表现这失落、迷惘的时代:当世界已经荒谬时,只有用“非小说”、“非情节”、“非人物”写法,才能表现这荒谬、绝望的时代。下列与此描写手法最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A.《第二十二条军规》B.《红与黑》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巴黎圣母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热衷在各地推行“城市化”。在新城的建设中,公共场所兴建大量凯旋门和纪念碑,私宅的建筑模仿罗马风格并采用罗马所用的材料。罗马推行“城市化”旨在(     
A.推广罗马的传统文化B.促进帝国的共同进步
C.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D.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