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2 . 下表是1913—1926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
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0013.875.5108.1

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B.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
C.苏联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
D.苏联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4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格内容,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2023-07-2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

材料一

抗争与探索(代表事件)代表人物主张
A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略”
B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二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1)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7 . 如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中国戏剧京剧、秦腔、昆曲、湘剧、豫剧、河北梆子、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
传统文学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千层底……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
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16更新 | 240次组卷 | 46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主要科技革命的历史结构

科技革命主要标志主体部分扩展或带动部分
第一次科学革命近代物理学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量子论、射线和电子天文,遗传,地学等
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纺织机、蒸汽机、工作母机冶金.轮船和火车等
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石化、钢铁和运输等
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和计算机、信息和互联网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微电脑、信息技术、数据库核能﹑航天、自动化、生物、材料   和制造

——摘编自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


上述表格中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包含了诸多启示,从中提炼出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启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2-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时间开展地区涉及人口主要意义
1950年6月一1952年冬新解放区3亿多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A.人民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
C.土地改革运动D.镇压反革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