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2 道试题
1 . 15世纪时,奥斯曼帝国某学者提出“公平循环论”:没有军队就没有统治、没有国家;维持军队需要财富;财富从臣民手中获取;臣民需要公平才能繁荣;没有统治和国家就没有公平。该学者旨在(     
A.捍卫社会平等公正B.鼓吹对外军事扩张
C.增加帝国财税收入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8世纪,阿拉伯人在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亚、非、欧三大洲,这些地区无一例外地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冲击,尤其对两河流域的波斯地区影响至深;同时,具有悠久文明积淀的波斯文化在政治、宗教、文学、语言等多方面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摘编自李敏等《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文化与波斯文化的交往》

材料二   在上千年的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最深远的,唐文化对于在其影响下所推动的且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大化改新,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日本学习中国政治文化的极好例证之一。

——摘编自贾建梅《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材料三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承袭了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核心地区,而且其政治、经济制度也未在阿拉伯帝国基础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奥斯曼帝国内,苏丹作为帝国最高元首,统辖军队;帝国宰相听命于苏丹总揽国政;许多大臣分管行政、司法、财经和宫廷事务。地方诸州均设有军事、民政和财政长官等遍布各地的苏丹耳目和四通八达的邮递驿站,全国处于苏丹的严密统治下。

——摘编自田瑾等《奥斯曼帝国后期中东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斯曼帝国和古代日本改革政治的共同目的,并简述二者所体现的中古亚洲文明发展的突出特性。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3 . 自2004年以来,中国在中亚地区陆续开设了13所孔子学院,并下设24个孔子课堂,目前在院学员数量超过1.8万人,中亚国家内部逐渐兴起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在中亚地区的陆续开设(     
A.加快了普通话在中亚的普及B.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
C.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D.发展了新时期中国联盟式外交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印加帝国从事农业的人群较多,农产品各有特点,海岸地区产棉花,盖丘亚地区产玉米,苏利地区产马铃薯,普拉地区产肉类,亚马逊地区产可可及玉米。随着需求增加,交换市场逐步形成。这(     
A.扩大了印加文明国际影响力B.丰富了印加帝国的文化生活
C.有利于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D.促进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英属印度殖民地新总督柯松伯爵提出进行殖民地教育改革的动议。由于此次会议出台的许多教育政策没有考虑到印度人的情感,无视印度人的存在,结果遭到民族主义者的抨击和全体印度人的不断反对。1905年,柯松当局出于对殖民地控制的考虑,决定将孟加拉邦一分为二、分成东、西孟加拉邦。这一做法进一步激起了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反抗情绪。1906年,为抗议殖民地政府的武断专制,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提拉克在孟买成立由年轻教师和青年学生组成的青年学生团体——青年印度联盟,后又成立了全国民族教育委员会,通过《民族教育委员会议程》。为了响应全国民族教育委员会的号召,印度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高等院校,如国家艺术学校和民族医学院等。1908年之后,领导民族运动的国大党改为由温和派主导。1910年,殖民地政府被迫撤销孟加拉邦分治政策,印度第一次民族抗争运动也暂时告一段落。

——摘编自施晓光《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印度民族教育运动的历史作用。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6 . 11世纪,位于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宰府,将通过贸易获取的“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天皇观阅“唐物”并将其分赏给王公贵族,这一套仪式被称作“唐物御览”。这一举动(     
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B.宣示了天皇的统治权威
C.旨在加快日本封建化进程D.消除了割据势力的威胁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扶弱济困、讲求信义、除暴安良的游侠阶层。有学者曾对文献记载中的战国时期游侠家世渊源和籍贯进行了统计,发现在战国时期关东六国的地域环境当中的游侠数量多,而秦地几乎没有游侠。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A.秦国社会风俗野蛮原始B.关东六国儒家思想盛行
C.六国宗法贵族势力弱小D.秦国封建改革较为成功
2024-06-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61年以后,太平天国在所占领的苏南和浙江地区颁发了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的田凭。土地所有人领得田凭后的义务是“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银米”;领凭人必须保证领取田凭的土地确为“自份田产,并无假冒隐匿舞弊”。这表明太平天国(     
A.承认了传统的统治秩序B.奉行土地公有的政策
C.注重保护农民阶级利益D.发展近代化农业生产
2024-06-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史学家提出:鉴于印度与东南亚、中国、日本等早就有了海上的联系与交往,印度与波斯、阿拉伯、东非等也早就有了海上的联系与交往……这条新航路便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文明中心和大的文明区域通过海上联系起来。这条“新航路”的开辟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落后的封建制度对新兴资本主义的阻碍越来越突现。启蒙思想家认为,社会停止不前,人民思想落后,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与封建势力的存在,封建专制制度造成了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利用理性和科学,用科学知识武装人们,消除迷信。启蒙运动由此应运而生。作为欧洲历史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发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

——摘编自朱勇《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影响》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主要以文化革新实现社会思想的全面而彻底的改造。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中华民国的建立只是资产阶级确立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脉络,而涉及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社会思维等方面的工作并未健全建立。这一时期,中国仍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倡导民主、科学,意在解放人们的思想,完成思想变革。

——摘编自闫改凤《浅析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启蒙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