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后,85%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个工作日。据此可知,我国(     
A.对外开放的格局日趋成型B.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
C.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D.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运动更加关注市场导向、企业化政府、政府绩效、竞争外包等,因此“企业型政府”和“以市场为本的公共行政”成为了未来政府的发展趋势和目标。随着各个国家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的愈发频繁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它缩小了各个国家间的距离,信息的更新也越来越快。这些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形势和各个国家的内部结构,西方国家市民社会的培育不断壮大,后现代社会的公平、平等、民主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城市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美国,民间性的理事会、志愿性社团等组成了十分发达的社会自治组织系统,他们与城市政府一同参与到城市治理的活动中,并以此形成了网络化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是城市治理的血液,没有这种血液的流动,城市治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城市治理取代之前的城市管理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分支,获得了较快较好地发展。

——摘编自史梦宇《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以南京为例》

材料二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了“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的重要论断。全国近700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会整齐划一、先行探索和推动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大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走的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市民参与”的协同治理之路。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不仅做大“蛋糕”,更不断完善公平合理分配“蛋糕”的机制和手段,让所有群体平等共享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成果。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每个人的德行、善举、精神和心灵,通过修身修心和自律反省促进人们规范言行、遵纪守法与社会和谐。在此基础上,同步运用法治、自治、共治、智治等治理方式。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融合治理和大都市圈及城市群的跨域协同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

——摘编自陶希东《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现代化城市治理的路径”谈谈你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1501——1506年这六年中,从北非亚历山大港运至威尼斯的香料总重量仅为1496—1498年这三年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六年时间里从西亚贝鲁特港运至威尼斯的香料总重量不及1496—1498年这三年的六分之一。这集中反映了(       
A.“大航海”的时代背景B.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
C.中东地区的殖民地化D.三角贸易的消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说:“认真研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伏尔泰在盛赞中国的同时也会指出这个帝国浮华背后潜藏的问题;孟德斯鸠在列举中国专制弊端的同时也毫不保留地对其科举、监察等制度表达了欣赏之情。”由此可见,伏尔泰与孟德斯鸠(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认为妥协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C.在改造社会理想上殊途同归D.对理性主义的过度追求导致思想禁锢
5 . 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
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
6 . 在宋代,商税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对于宋代的经济繁荣和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代商人在缴纳商税后,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地方政府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收入。这种税收理念,促进了商人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这说明宋代(     
A.注重税收优惠B.强调税收利益共享C.强调税务监管D.重视税法宣传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英国在1900年6月24日发表的漫画《对龙不利》。图中八国以工业文明势不可挡的姿态面对着被他们认为是文明秩序的破坏者。该作品(     

A.旨在抨击清政府的盲目排外行为B.预示着清末新政必然失败
C.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试图掩盖列强侵华的本质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西洋宪章》签订时,英美就提出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美国国务院使开始制定全面的战后计划方案。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国际主义浪潮席卷全美。罗斯福急于抢在1944年选举年的其他候选人之前,宣布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张。1943年10月19~30日,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与会代表就美国拟定了四强宣言草案进行修正,终稿更尊重小国的意愿,降低了轴心国及其盟国在战后国际组织的地位,放宽了对苏联行动自由的限制。10月30日,中美英苏外长共同签署《四强宣言》。大致确定战后国际组织的“普遍性”的基本性质、成员构成范围和主权平等原则,为联合国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与<四强宣言》的出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推动战后两强变为四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强宣言》出台的影响。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鼓吹变法,“今夫千万人群而成国,亿兆京垓人群而成天下,所以有此国与天下者,则岂不能群乎哉?……泰西之治,其以施之国群则至矣,其以施天下群则犹未也”,百日维新后,与外界接触,认为“我支那人……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自数千年来,同处于一小天下之中,末尝与平等之国相遇,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1903年,梁启超游美,强调国家理性至上,认为中国要达到一个统一有力的秩序而求生存,须“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提全球三分之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在与革命派论战中,明确提出反对排满,至此,梁启超对民族共同体的体认已完全确立。

——摘编自许小青《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4-05-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17年11月3日,彼得格勒市副市长在书信中写道:“它(俄国)已精疲力竭,饥荒蔓延,濒临崩溃……看不到丝毫光亮……一切都听天由命,未必会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这一切。”这表明当时的俄国(     
A.战争失败导致社会弥漫着悲观情绪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时局认识不清D.沙皇专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2024-05-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