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是1983年原联邦德国纪念某宗教历史人物诞辰500周年发行的邮票。该人物主张
A.因行称义B.先知先定C.教随国定D.因信称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会师塔是甘肃省会宁县的地标性建筑,2019年8月18日,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及总结活动曾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长征胜利结束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D.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2021-11-13更新 | 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只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就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5 .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天下为公思想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论语·宪问》之“子路问君子”章,问“为行何如可谓之君子”,孔子给出了君子之道的基本生成关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

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据《论语正义》等整理

材料二   宋明理学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积极成分,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人格的意蕴有三:“孔颜乐处”;“民胞物与”,意为百姓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浩然正气”,即执著于人格理想与道德信念,不为任何外来压迫所动摇。

——摘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为“天下为公”注入新时代内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孔子赋予“儒”的含义和他的教育目标,阐释“理想主义的精神”。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朱熹认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仁者应有怎样的品格与境界?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一问作答:①概述孙中山为实现民生主义,“替人民谋幸福”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②简述中国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的“为世界谋大同”的主张,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怎样的重大时代课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委内瑞拉后来将这一节日重新命名为“印第安抵抗日”。这一变化是基于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南美的民族解放运动B.提升了美洲族群的混合程度
C.开启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联系D.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万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据此可知
A.工人运动取得合法地位B.工人福利待遇有待改善
C.近代民主制度日益完善D.国际立法得到广泛认可
8 .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国……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四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林伯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请举史实说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模仿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由。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9 . 2019年10月21日,美联社报道,为纪念这位意大利大师逝世500周年,卢浮宫于10月24日开始举行一场新展览。在这次展览中,参观者还能体验一场虚拟现实展览,探索《蒙娜丽莎》背后的故事。这位大师是
A.米开朗琪罗B.马基雅维利C.彼特拉克D.达·芬奇
2020-12-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屯字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邃尔败亡……在历史,足以留一重火纪念焉。”马克思与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B.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C.符合社会史观,角度相同D.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