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关于红军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A.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
B.长征根本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长征的胜利是共产国际正确指导的结果
D.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邃尔败亡……在历史,足以留一重火纪念焉。”马克思与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B.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
C.符合社会史观,角度相同D.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3 . 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上说:“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其中14年抗战开始于下列哪一事件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   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三   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阅读、识读材料一、材料二列举出红军长征中的至少五项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三,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容
(3)作为今天的中学生,我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这一论述是指遵义会议
A.开始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D.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
2020-09-10更新 | 170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追求民生幸福是千百年来先进中国人的共同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摘自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取消,市场逐步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绝大部分的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定价……改革开放前,农村住的是土坯房茅草屋,走的是窄小的土路,烧的是柴草,满村到处是草垛,多数村没通电、没通公路,到下雨天就成烂泥路,出门路也难行。改革开放三十二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了,部分住进了楼房,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现在宽阔的沙石路、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烧的是沼气、煤气、液化气等。大部分村建设了娱乐场所,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喜看四川改革开放大变化》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实施民生主义的目的和具体措施。20世纪20年代,其民生主义在内容上有哪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四川农村变化发展的制度原因。
(3)从重视民生发展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过渡时期,为实现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所做出的努力。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新的白话文学由此建立
B.其实质上可理解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C.它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D.期间《新潮》《国民》等期刊受到青年学生欢迎
8 .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B.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成就
C.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021-06-10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位诗人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时赋诗一首:“平地惊雷乾坤转,百万学子赴考场。十年梦萦断笔墨,一张考卷通殿堂。”这一历史事件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B.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10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年

材料二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材料三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五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认为的“今日社会之弊”是什么?
(2)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及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3)请分别列举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5)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2020-0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