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青海一带的“瘴气”在唐以前史书中屡有所见,但两宋时期很少见,两宋时期,官方文献所载瘴疾多集中两   广岭南地区;唐之前贵州基本上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羁縻州县,文献中很少有贵州瘴疾的记载,及至元代,记载明显增多。官方文献关于瘴疾的记载(     
A.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密切相关B.折射出中原王朝势力的消长
C.有利于传统中医理论的发展D.反映了华夏文化漫润的深浅
2024-05-2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2024·广东·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对古代南方部分地区经济信息的记载。这些记载最有可能出现在(     
地区记载
吴越十二州 (今浙江大部及闽北)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杭州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成都岁市布织缣数十万以给秦、陇军用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 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A.公元3-6世纪B.公元 10—13世纪
C.公元14—16世纪D.公元17—19世纪
2024-04-11更新 | 27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夏商周时期,柑橘就已经在我国进行了人工栽培,公元前3世纪前后,《禹贡》有“淮海 惟扬州。 ……厥包桔柚,锡贡”的记载,可见柑橘已经开始作为贡品进贡。秦汉时期,柑橘生产得 到进一步发展,《史记》中记载有“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表明当时楚地的柑橘生产 与齐地的鱼盐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经济地位。魏晋时期,各个柑橘集中产区设置了“桔官”,专司 经营柑橘生产、征收赋税和贡奉皇室。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间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进香,带回柑 橘种子,在日本鹿儿岛、长岛栽植,变异选择获得温州蜜柑。宋代欧阳修等撰著的《新唐书·地理 志》中列举了现在的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江苏及陕西 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橘。明清时期,柑橘业已表现出一定的规模化、专业化格局。清朝吴震方 《岭南杂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明代的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 十分推崇柑橘的药用价值,并对柑橘的药用性作了详细的叙述。15世纪时,葡萄牙人从我国台 湾、福建、广东带去许多柑橘品种,后传遍地中海沿岸各国;1892年,美国从我国引进桩柑,叫“中国蜜桔”。

——摘编自曾云琦《中国柑橘历史与文化价值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柑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柑橘的作用。
2024-05-3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商周思想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商周思想的嬗变(       

内容

来源

贞(占卜):翌丁亥帝其令雨

《甲骨文卜辞》

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

《尚书·康诰》

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经·大雅·文王》

A.构建了天人感应体系B.凸显了儒家仁政色彩
C.丰富了天道观的内涵D.明晰了王位继承方式
2024-03-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江南地区的文化事业始终在整个明朝的文化地图中居主导地位,绘就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文化画卷,许多重大的文学艺术、思想学术活动,都是由江南人士首开风气的。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记载:“礼部会试,三甲之魁与高等,多出苏、松、应天。”这折射出(     
A.传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B.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
C.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发展D.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2024-05-1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5世纪爱琴海西南部锡拉岛旱情延续七天不得缓解,管理者最终只得强制提出,对男丁人口在一人以上的岛上家庭,每家必派一名男丁迁徙到北非的昔兰尼,最终真正到昔兰尼生活的男丁人数达两百名。这一记载可佐证当时(     
A.古希腊海外殖民的被动性B.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自然因素
C.城邦民主制具备扩张潜能D.古希腊文明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2024-05-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尚书》是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事。据统计,在先秦诸子的《论语》《孟子》《墨子》《礼记》《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九部著作中,引用《尚书》多达168条。这说明(     
A.百家学说相互依存借鉴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诸子思想根植传统文化D.《尚书》的记载真实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82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竹书纪年》记载:“帝乙(纣之父)处殷。二年,周人伐商。”小臣艅犀尊上的铭文记载,帝乙十五年曾征伐夷方。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外服方国出现了叛离行为B.分封制加剧统治集团矛盾
C.周武王伐商得到方国响应D.商代后期宗法制趋于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鲁国是西周重要封国之一、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叹。但据《孟子》记载:鲁国初封时“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战国时期鲁国封地的扩大(     
A.冲击了原有的统治秩序B.损害了新兴势力的利益
C.促进了礼乐制度的完善D.促进了宗法制度的拓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