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中国社会经济通史》中的一个表格:由菲律宾流入中国的白银。出现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数额
1582年300 000元
1586年500 000元
1598年1 000 000元
1602年2 000 000元
A.新航路开辟的促进B.跨大西洋贸易形成
C.三角贸易直接促进D.中国对白银的渴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两宋山水画对比。某同学据下表得出“地貌差异决定了绘画风格”的结论,该同学
时期北宋南宋
代表类型以汴梁为中心的北方山水以临安为中心的南方山水
内容高山大川岸芷汀兰
植被多为阔叶落叶林多为常绿阔叶落叶林
用笔强调笔法强调墨法
意境阳刚、壮美、雄浑阴柔、优美、缥缈
A.运用了唯物史观分析法B.全面准确解读了表格的信息
C.忽视了政治经济等因素D.展现了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
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
2020-07-01更新 | 567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民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021-10-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判断其要确定的年份可能是
年份世界贸易总值英国(含殖民地)法国德国美国
37491.8(140)454234

A.1765年B.1840年C.1915年D.1970年
7 . 下面是某位学生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制作的表格,其内容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B.②C.③D.④
8 . 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979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经有了定论
B.在80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在90年代初我国己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2019-06-18更新 | 2476次组卷 | 3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格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人口变化表
省份1851年1874年
安徽约3760万不足1460万
江苏约4430万不足2000万
浙江约3000万不足1100万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
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促进人口比例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