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支持革命的外国移民都可以成为法国公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地位,但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通过实现普选权、新闻与结社自由等方式力图使所有人都融入法国并享有平等权利,但外来移民还是因为国籍受到歧视。1880-1930年间,法国政府通过向来法打工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的方式为亏损行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以此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1974年,法国政府采取应急性措施终止外籍劳工入境。1977年,法国决定以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业已入境的外国移民全家返回原籍。

——摘编自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

材料二

——摘自李明欢《“共和模式”的法国移民政策研究困境》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政府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法国外籍移民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1982年法国已入籍外国移民状况发生变化的背景。
2 . 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加强的关键所在。从秦汉到明清,行政中枢制度处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
时期中枢机构设置权力配置演变趋势
秦朝____建立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从总体上看,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重要演变阶段。其总体趋势是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西汉____制度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东汉____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____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____中书省处于更加核心地位
____枢密院、三司分割相权
____中书省总理政务
____内阁作为行政中枢
____军机处作为行政中枢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诗教”“乐教”的美育传统,从属于“礼教”。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引入西方理论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建构,以期实现“立人”与“新民”。1906年王国维提倡“以审美拯救人性”,他认为美育应与“智、德、体”三育并重发展,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1912年蔡元培积极提倡“美育救国”,首次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的方针;1917年针对“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和传教士鼓吹的“宗教救赎论”,他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拯救国民精神。20世纪初的美育思想以鲜明的实践品格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近三十年后,美育重新回归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与此同时,艺术教育逐步走入正轨,中小学美育课时数明显增多。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本体性功能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020年,教育部发布《美育教育规划细则》正式确定美育课程纳入中小学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倡导美育的全面性和终身性。

——摘编自孙刚成《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的新中国美育政策演进及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4 . 李白崇道,写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这样参禅打坐的诗句;杜甫崇儒,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之咏;白居易佛道兼修,晚年干脆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些事例反映了唐代(     
A.唐诗因为科举制而盛行B.知识分子都有宗教倾向
C.诗歌创作水平达到顶峰D.三教合流趋势更加突出

5 . 202310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目前已持续20多天,造成双方超过1万人死亡,但局势并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有急剧恶化的趋势。面对兵强马壮的以色列,哈马斯被铲除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目前来看,以色列想速战速决并不容易,可能会像俄罗斯一样被拖入持久战。值得一提的是,从111日起,中国将担任为期一个月的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中国在安理会的优先事项就是和平解决巴以冲突,使该地区持久和平。

中国自建国之初就倡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什么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2023-11-17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甘肃河西成功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5年,康有为等仿效“泰西专业性的学会甚多,会中也有书藏”的做法,成立了强学书藏。“尽购已翻西书,收度会中,以便借读”“择购西文各书,分门别类,以资翻译”“广翻地球各报,散布行省,以新耳目”“精搜中外地图,悬张会堂,以备流(浏)览”。

1918-1922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认为“现在图书馆是研究室,管理员不仅只是保存书籍,还要使各种书籍发生很大的效用”。他强调图书馆要面向社会、面向人民.实行开架阅览。他还在北大图书馆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原有编目体制,建立书名、著者、分类三种卡片目录,注意改善馆员服务态度,延长开馆时间,健全规章制度,补充国外书刊。他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图书馆事业从业者作出了表率。

——摘编自王卫国《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的图书馆事业》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条件及意义。
7 . 1996年后,中俄哈吉塔(2001年增加乌兹别克斯坦)五国首脑会晤取得诸多成果,部分成果如表所示。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时间地点成果
1996年4月中国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7年4月俄罗斯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1998年7月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
发表《阿拉木图声明》,五国愿“扩大和加强多边合作”,“研究确保中亚和
整个亚洲大陆安全和扩大合作问题”
2001年6月中国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上海公约》
A.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强化了成员国的同盟关系
C.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D.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2023-02-08更新 | 382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路的起源,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认知而进行的地理探险,是人类的好奇心驱使下的自觉本能行为,但在中世纪往往与贸易、移民、旅行、战争、种族冲突、宗教传播等密切相关,其兴衰变迁往往与欧亚民族迁徙、政治版图、国家实力、科技进步等相关联。两汉时期,丝绸之路初步形成,隋唐尤其是唐朝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进入繁盛时期。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运成本的比较优势,使海路逐渐兴起,陆路逐渐式微,海上丝路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并大有取而代之趋势。就中国而言,在统一的时代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国强则丝路盛,在分裂的时代中原割据国力较弱时,往往周边民族或政权势力强盛,这时陆路丝路阻断甚至废弃。古丝路主要是一条商贸物资流通的通道,物物交换、货物交易是主要形式,既有民间商人交易,也有宗藩之间的朝贡贸易,输出的依次是以丝绸、瓷器、茶叶等为大宗的中国特色物产,输入的则多半是香料、药材、珠宝玉器、珍禽异兽等域外奢侈品。古丝路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相随而至,对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摘编自《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材料二   汉代开通了中国由海道与西方交通的航线。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的要冲,联系着中国到东南亚和印度洋的交通,也是国际经济文化汇集的要点,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区域。当时的南海众多岛屿都是我国政府管制之下的……"海上丝路,的兴旺和发展,促进了番禺市场的繁荣。罗马的玻璃器具,非洲的象牙、犀角,西亚的银器,南亚和东南亚的琥珀等异域珍品,也通过此路运到番禺,再经陆路转运到汉朝的都城长安,供皇室贵族享用……海上丝路对于文化传播的作用十分明显。佛教僧人频频来往,是南海"丝绸之路,繁盛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外贸易带动了海外移民,促进了南海区域的民间往来,海南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摘编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兴起和发展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海在中国古代海上丝路贸易中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在1990年1月5日的七国集团会议上,当美国提出一种用于美欧联结的“合适的机制”的设想时,法国代表针锋相对地指出“欧洲必须为美、苏同时撤离欧洲做好准备”。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瓦解的破坏性B.多极化趋势的显著加强
C.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速D.法国对美苏霸权的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