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平面十字形建筑物上方建造半球形穹顶,此种风格是在古罗马半圆拱顶墙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十字形平面建筑则是古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建筑的演化建筑形式。这可用以说明(       
A.东西方文化交汇于君士坦丁堡B.基督教文化起源于拜占庭
C.古罗马文化滋养了拜占庭文化D.民主政治影响了建筑形制
2 . 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标名为纲,列事为目”。该书问世后,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100多种版本,成为我国有史以来被译成外文最多的科学著作之一。该书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徐霞客游记》
2024-01-0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消除
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
2024-01-04更新 | 780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学者认为,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合称五次科技革命,其对国际战争影响巨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核心内容影响
近代物理学诞生火枪和火炮等的发展,使战争从冷兵器战争转变为热兵器战争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铁甲战舰和机枪等的发展,使战争从火枪火炮战争转变为半机械化战争
(续表)
序号核心内容影响
电力和运输革命飞机、坦克和航空母舰等的发展,使战争从半机械化战争转变为机械化战争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导弹和核武器的发展,使核战争威胁和冷战对抗出现
电子和信息革命电子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等的发展,使战争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
A.科技与国际战争互动作用显著B.科技发展扩大国际战争规模
C.武器装备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D.科技革命助推战争形态演变
5 . 新航路开辟后,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从最初的官兵、探险家、神甫和罪犯,发展到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劳苦大众,并且移民主要来源于西、葡、英、法、荷等国。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激化B.美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日益趋同
C.国际移民途径呈多元化D.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江南瘴疠地,九州之隅角”到“苏湖熟,天下足”,乃至江南“富甲天下”“衣被天下”,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段。大体而言,以西晋永嘉南渡为起始,江南人口开始加速集聚,并以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农业生产;经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变后,江南逐渐完成了这一历史形象转变。

——摘编自樊良树《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开发概论》

材料二   明代,江南棉、桑种植逐渐广泛,可谓“乡间隙地,无不栽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地宜稻者十之六七,皆弃稻栽(棉)花”。以致曾经“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至明代“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即使是产米之都的苏州,也多依赖湖广之粮。江南地区种植烟草、竹木、花卉之人日广,扬州、杭州等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供应市场。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推动了农业雇佣的发展,形成了长工、短工、月工、忙工、伴工等雇佣形式。他们多接受雇主的工钱,同雇主的生产相结合,为雇主生产,增殖其价值。此外,江南农民或迫于生计,或欲发财致富,弃本逐末现象也日益增多。

——摘编自朱子彦《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8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最终实现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标志法国成文法体系的确立
9 . 孝文帝统治时期积极“去故存新”,如:迁都洛阳,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讲汉语、穿汉服,“欲令魏朝齐美于殷周”。有学者指出:尽管我们不能把北魏乱亡完全归咎于孝文帝的改制,但他付出了将本民族消融于汉族的代价,却加速了鲜卑贵族的腐化。材料旨在强调孝文帝改革(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D.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最早向西方介绍科举制度的是16世纪回国的葡萄牙的传教士。18世纪启蒙思想家敏锐地发现科举制度的思想价值和政治上的优越性,并由此对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作出高度的评价。科举制度在欧洲最早对国家政治产生持久影响的地方是英国,1853年英国格兰维尔伯爵在上议院指出,中国清朝就是由于采取了科举制度把最有才华的文人学士吸收到政府中来,所以少数民族满族能够统治庞大的帝国二百年,不久英国正式建立文官制度。1883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莱顿所提出的改革法案,该法案被视为以公开、公平的竞争性考试和考绩制为核心的美国现代文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担任同文馆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认为科举考试,“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摘编自施忠连《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文官制度”拟定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