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2023-12-01更新 | 85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2 . 诗是唐朝最文雅、最时尚的事,上至帝王公卿,下到平民百姓,旁及僧、道,各个阶层的人都喜欢诗。从皇宫到酒巷,一首好诗到处流传。初出茅庐,为了被人赏识递上自荐诗。离别了,好友来相送,留下一首感念诗,抒发感情最好的形式就是作诗。喝酒喝美了要作诗,喝茶喝舒服了也要作诗。这反映出(     
A.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B.唐诗成为当时流行的文学体裁
C.唐诗因统治者喜爱而广受传播D.唐朝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诗人
2024-05-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金代刘祁《归潜志》云:“国家初设科举,用四篇文字,本取全才,盖赋以择制诰之才,诗以取风骚之旨,策以究经济之业,论以考识鉴之方,四者俱工,人才出焉。”由此可见金代科举(     
A.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互相交融B.录取原则服务于统治需要
C.制度的规划和设计日臻完善D.实现对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2023-05-02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二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民得买卖”。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

——聂玉海《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四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021-06-0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9-04-19更新 | 2983次组卷 | 46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通过大革命(1789-1799年)推翻君主框架,建立一个共和国。于是,现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从这个共和国家诞生了。它不但改变了当时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拉开了世界革命的秩序,从而成为以后大革命(苏俄革命、中国革命等)的故乡。…法国大革命的另一面便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从断头台上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断头台便是这种共和的logo(路易十六时代没有断头台,正如后来拿破仑帝制时代也没有断头台)。共和头两年,不知多少头从断头台上跌落到下面的篮子里。从共和的敌人路易到共和主义者如吉伦特等,用百年后效法法国大革命的辛亥革命的一句诗来形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结果君主制废了,君主本人也送上了断头台;但偏偏专制给保留下来,并且变本加厉,请看当时革命领袖马拉的宣称,“我们必须通过暴力来建立自由。为了粉碎国王的专制主义,我们现在应暂时实行“自由的专制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可能是法国大革命留后人唯一正面的遗产了。可是几个抽象的概念也不知忽悠了多少后人。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示例:用反自由的方式去追求自由。不但没有求到新的自由,反而丧失了原有的自由。人类世界是先有自由而后有专制,专制固然是自由的死敌。但,传统的专制亦即君主专制往往给自由留下很大的空间。灭绝自由的专制恰恰就是这些以自由为口号的“自由的专制主义”,它正是以法国大革命为发端。

——卲建《法兰西大革命的共和陷阱》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实现民主自由的途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Z处可以用下列哪句诗比喻最为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2016-11-27更新 | 3096次组卷 | 77卷引用: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李清照做《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
A.体现了婉约派诗词的特点B.反映了北宋时期安逸的生活
C.反映了李清照对北宋不满D.反映了两宋之交的社会动荡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材料四
科举者,……专取四书刊号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2)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2016-10-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年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