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并对失去文官体制传统保护的高级文官实行合同制。高级文官的工作绩效主要由政治性的部长和主管来评估,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这些情况的出现(     
A.严重阻碍了政治与管理结合B.推动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C.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制衡机制D.背离了文官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则
2 . 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太祖颁给暹罗、占城、真腊等国勘合,作为各国来贡的凭证,“凡中国使至,必验勘合相同,否则为伪者,许擒之以闻。”据此可知,明朝(     
A.扩大了对外交往范围B.注重规范朝贡贸易
C.海禁政策已名存实亡D.商品交易程序严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德、美三国福利国家建构过程中的社会规约功能对比

福利国家的社会规约功能英国德国美国
典型实践的时间段16、17世纪工业化前,惩罚(体罚等)与社会救济并重,1601年的济贫法实施也伴随着明显的社会规约实践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快速工业化过程20世纪中后期,福利国家建设加速期
目的缓解商贸活动、圈地运动所带来的人员流动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等社会问题回应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与社会民主党势力不断壮大的政治问题实现对底层社会和少数族裔的有效社会规约
对象城乡社会流动与社会贫困,城市治安问题等阶级矛盾与无产阶级政党社会纵向分层与种族分层
方式与手段强制性工作,惩罚与社会救济并存,依据新旧济贫法实施政治上打压与福利收买并用,依社会保险立法实施强调工作伦理,强化社会共享价值,即自力更生等自由理念;有限的、分散的救济政策
效果缓解了社会问题,大量供给工业化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对工人阶级实现了分化、收买与整合;分化了德国左翼政党势力对社会贫困和种族问题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控制

——摘编自陈兆旺《通过福利国家实现的社会规约与国家治理——基于英、德、美三国实践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1949—1956年是传统福利制度的创建阶段;1957—1983年是传统福利制度的发展阶段;1984年至今是传统福利制度向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型阶段。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与改革历程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密切关联。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职工福利、民政福利的改革和社区服务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范围得到拓展,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特征日渐凸现,传统福利制度经历制度重塑并向现代化福利制度模式转变,即一个以国家、集体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福利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宋士云《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德、美三国福利国家建构过程中社会规约功能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福利制度的特点,并分析中国福利制度发展的影响。
4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44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夏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65年,江南制造局与金陵制造局相继建立,南方军火生产发展较快。1866年10月,奕䜣正式奏请朝廷在天津设局,以制造外洋军火,并提出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负责筹划,这一奏议得到朝廷批准。由此可知,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建立
A.改变了清廷的军工企业布局B.旨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意图防范汉族官僚对抗中央D.有利于洋务派掌控地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中期以后,出现了大量专心于理学而放弃科举的士人。如徐子仪,将理学要义用之于现实,不以“穷达易其志”,能够“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迎合了下层百姓的需要。这些士人通过讲学、授徒、著述和道德示范,使理学思想深入民间,取得了“化俗乡里”的效果。这些举动
A.巩固了理学的正统地位B.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
C.开创了儒学的朴实学风D.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
7 . 1871年,英国自由党制定《刑法修正案》,认定胁迫他人、组织他人工作、设立罢工纠察队等行为是违法的,可以按刑法处置。保守党上台后,1875年废除了《刑法修正案》,规定罢工中的纠察行为合法;暴力行动和胁迫行为虽仍属犯罪,但不再以密谋罪论处。材料体现了英国
A.政党政治走向成熟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D.议会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方式
2022-01-17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康德认为,哲学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比知识更高的道德实践,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人的尊严不在于他有理智、知识,而在于他能不受自然欲求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所设立的目标,人有民主的权利和道德的自由,这种道德是常人现实地具有的。据此可知,康德
A.强调遵守道德规则B.构建新的政治蓝图
C.揭示社会发展规律D.肯定人的自身解放
2022-01-14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辽朝并非匈奴、突厥一类纯粹游牧帝国,亦不像北魏那样完全移入中原农业区,而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社会,兼有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并且两种形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基于此,辽朝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了
A.南北面官制B.猛安谋克制C.羁縻府州制D.行中书省制
22-23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辽朝贵族墓志资料中保留的以“中央”一词嵌入国名的情况非常普遍;女真文中“伟大的中央金国”与汉文中“大金”是彼此对应的;元朝建立以后,则出现了“中央蒙古国”的蒙古语国名,该国名被其西北宗藩察合台汗国所采用。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北部王朝“中国意识”增强B.政治中心逐渐向北方转移
C.少数民族注重学习汉文化D.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
2022-01-06更新 | 356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