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下面是新时代文化传承方式示意图。据此可知(     

A.保护遗产传承理念已深入人心B.文化传承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
C.科技进步推动了人类文化共享D.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2024-06-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
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中国在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版图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人口也急速增长,并伴随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陕西、甘肃两省地处黄土高原的中、西部,地理上较其他省份距新疆更近,甘肃省更是与新疆毗邻。在清代,甘肃一省的管辖范围远超过今天的行政区划,还包括了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的东部。为了镇守西陲,保持在当地的军事防御力量,有多达两万名满蒙八旗兵及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兵,分别从东北、张家口、西安、宁夏等地奉调移驻。有组织的移民出关以甘肃省无业贫民为对象,经过招募,在官府组织及资助下分批前往新疆,安置于事先勘查好的屯区。乾隆中叶以后内地人口向新疆迁移形成了大势,这样说是因为上述各类形式的人口移动中都能看到陕甘回民的身影。如回民李应福,乾隆五十年(1785年)时他以73岁的高岭仍在新疆叶尔羌经营店铺。清廷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以北疆地区为中心,出现了内地移民大量聚居的现象。

——摘编自华立《清代陕甘地区回民向新疆的迁徙流动—以乾隆时期的事例为中心》

材料二:英国拥有2万居民以上的城市,人口的实际增加数在1821~1831年间是110万人,1831~1841年间为127万人,1841~1851年间不下180万人。1750年以前,英国西部、西北地区人口稀少,比如兰开夏郡每平方英里只有156人。到了1851年,有几个主要区域平均人口密度都超过每平方英里800人,如伦敦、东兰开郡和西约克郡之间的工业区、西米德兰地区特别是伯明翰的工业区等。英国的总人口从1801~1831年中,每十年以将近16%的比率增长,而同一时期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得更为迅速。

——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乾隆中期陕甘人口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引发人口变化的因素。
2024-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坚持抗战,才能使抗战胜利最终属于中国人民,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摘编自黄文宏《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与中国革命》

材料二: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运用历史眼光分析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并纵论国际历史,作出“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的战略论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斗争到底、革命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摘编自路军陈嘉薇《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战略观》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大力推动经济建设,奋力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有力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的主要举措。
2024-05-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大国开始盛行“有限战争”理论,即重视有限的目标、有限的规模和灵活的选择,使战争小型化并保持低烈度。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大国纷纷推出立足于打小型战争和局部战争的“灵活反应”战略。这一变化(     
A.基于对战争风险的理性认识B.说明苏联不断实施战略收缩
C.印证了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D.表明美苏间冷战方式的变化
2024-05-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6 . 1860年,美国南方的棉花产量达到384.1万包,比1808年的7.32万包多几十倍。同年,玉米产量为8.388亿蒲式耳,也多了几十倍。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源于(     
A.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B.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024-05-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所示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中国(     
中国一东盟贸易额(2007~2014)中国自东南亚国家联盟进出口总值(2015~2021)

A.积极开创互利共赢经贸新局面B.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进程
C.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D.积极融入区域集团化潮流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8 . 从1907年到1910年,仅长江中下游发生的“抢米”“抗捐”事件,就有八十多起,参加的农民、市民不可胜数。1906年安源煤矿六千余工人参加了同盟会在萍乡、浏阳、醴陵举行的起义。1911年川汉铁路筑路工人举行起义来响应“铁路国有”运动。由此可知,当时(     
A.革命党人注重民生问题B.工人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C.工农是民主革命主力军D.中国革命具备较强社会基础
2024-05-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9 . 清代视江南如“家之有府库,人之有胸腹”。然而康熙二十三年(1681年),皇帝感慨道:“朕向闻江南财赋之地,今观市镇通衢,似觉充盈,其乡村之饶⋯⋯不及北方。”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江南地区(     
A.官僚队伍腐败突显B.赋税负担较为沉重
C.区域经济均衡发展D.人地矛盾日益严重
2024-05-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10 . 甘肃敦煌莫高窟持续了1000多年的开窟、造像、绘画,拥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不仅表现了不同时代佛教的主题,更生动呈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莫高窟被称为是“墙壁上的博物馆”。据此可知,敦煌莫高窟体现了(     
A.西汉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管理B.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C.古代民族间交流交融的频繁D.史料价值和艺术审美的统一
2024-05-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