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某学者认为,巴黎公社革命是一项划时代的社会实践,它第一次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在短短72天内对民主型社会的塑造犹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一场爆炸。该学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革命(     
A.成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践行了工农联盟斗争策略D.试图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博览会的核心是一场现代性的狂欢,到10月闭幕时已有600万人购票进场,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多的平民被运往同一集会。得益于俱乐部、工人协会、技术工人学会等帮忙安排行程和住宿,大量工人阶级(在城镇而不是农场里工作)才能够前往伦敦。铁路公司为他们提供整套服务。一个外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1851年来到伦敦,他在皇家交易所大楼设立了海底电报办公室,为伦敦和远至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的客户提供欧洲金融和商品市场的最新信息,电报传来的美国的价格信息也会被及时发给他们。资本从伦敦金融城源源不断地流出,伦敦金融城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同时,来自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利物浦,英国把廉价的纺织品和制造品倾销到各个国家的港口,却要把外国工业扼杀在摇篮之中,它还抬高商品价格,用经济力量来强迫其他国家放弃发展本国工业,只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然后出口到英国。然而,博览会上划时代的柯尔特六发左轮手枪、麦考密克的收割机和其他发明一起,证明了一件令博览会东道主感到不安的事情——美国正在崛起为重要的工业强国。

——摘编自〔英〕本·威尔逊《黄金时代:英国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英国的社会面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3 . 1914年以前,英国妇女就已经从事一些低报酬的工作。在一战期间,少数妇女继续从事生活服务项目,大多数妇女走向有技术的工业岗位,但她们未被平等对待。在英国政府管理的工厂里,妇女与男人干同样的工作,但只能获得男人工资的50%。这表明(     
A.就业结构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出现调整
B.在战争中女性社会地位优于男性
C.战争为妇女群体走出家庭开创了先河
D.福利国家挫伤英国男性工作积极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自由民捕获逃亡奴隶应归还其主人……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同时,将奴隶视为奴隶主财产的一部分,侵犯了这部分财产权亦受法律的严惩。还规定:“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规定:“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应缴纳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可见,奴隶在社会上不能与自由人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阶级属性也是昭然于世。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和后五表的补充等。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具有“平等性”;它在条文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体现了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和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和审慎性。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相似性及其实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5 .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其中“谱新辙”的进步作用体现在(     
A.推动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东西方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C.盐铁官营为汉政府积淀了财富D.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富民新路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至18世纪末,罗明坚、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将大量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典籍转译为西文后传入欧洲。此举使中国儒家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并在欧洲兴起了百余年的“中国文化热”。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主要成员霍尔巴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政治和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是以德治为基础的政府,欧洲政府当以中国为模范。启蒙时期的法国持霍尔巴赫观点的思想家很多,他们认为中国儒家“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应成为其学习的榜样,这也促使上述思想逐渐成为近代欧洲思想家追求并建立民主思想的渊源。

——摘编自周小欣、王丽娟、兰春《中国儒家典籍对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裘廷梁在《无锡白话报·序》中指出,中国要能够与泰西强国竞争,就必须“尽天下之民而智之”,使不同行业的人皆能人尽其才。按当时的发展趋势,中国将“非行西政不能活吾民,每一行省,非有精通西学数十人,必不能行西政”。按环球各国的大势看,“一人智而天下皆愚,能富强昔日之天下,决不能富强今日之天下”。他认为开启民智的根本措施是兴学校,其次是办报。此外,严复也将《国闻报》视为通上下、通中外的传播工具。“为各国并立之国,则尤以通外情为要务;昧于外情则坐井而以为天小,扪籥(一种乐器)而以为日圆,若是者国必危。”

——摘编自李滨《戊戌时期西学东渐与改良派论报话语的新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行西政”的前提条件及其解决策略。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思想潮流的认识。
2024-05-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澳大利亚的一位前总理曾说:“我们反思过去的虐待行为,特别是对被偷走的一代人的虐待。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污点。”他的这番表述主要是因为欧洲殖民者(     
A.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发展不够重视B.给澳大利亚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D.掠夺非洲黑人奴隶
2024-05-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6-17世纪时,美洲的印第安人减少了约90%,与此同时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美洲,非洲黑人大举移入美洲;18-19世纪澳大利亚、新西兰逐步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这些移民活动(     
A.非洲黑人向美洲移民发端最早B.深刻改变了世界人口的结构
C.其性质属于自主性的自愿移民D.为美洲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
2024-05-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氏兄弟的思想理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精致细腻的研究可以使学习者就近发现万物之理。由此可知,朱熹的研究途径为(     
A.追根溯源B.探寻真理C.格物致知D.内心反省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表是对法国18世纪出版的《百科全书》的学科条目进行合并而得到的统计数据。这有利于(     
学科条目总数
地理15816
加工业10181
自然史8973
法律8395
历史7694
文艺4975
农业—畜牧业—渔猎——食品加工4172
语法3505
医学——外科手术3307
航海2663
贸易2391
宗教2172
物理学——数学1820
军事1516
解剖学1260
A.文艺复兴的转型B.宗教改革的萌发C.启蒙思想的传播D.科学革命的兴起
2024-05-1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