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关于启的继位,史书记载有所不同。《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这说明(     
A.传说中的历史无从考证B.唯一可信的是考古遗物
C.探究史事需要多重证据D.史书记载只是二手史料
2024-01-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摘自拉贝《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松涛口述证言:

三台洞的大屠杀是我在江这边亲眼所见。虽然当时只有十几个日本鬼子,是从燕子矶过去的,但他们打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些日本鬼子先用机枪扫,接着又用刺刀戳……1938年,我有一次去下关卖柴,日本兵拿中国人开心,用刺刀戳我的头,我当时血流满面,到现在头上还留有伤疤。


材料五   在谷寿夫部队驻南京之期间内,计于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草鞋山等处,我被俘军民遭日军用机枪集体射杀并焚尸灭迹者,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此外零星屠杀,其尸体经慈善机关收埋者15万余具,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

——摘自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判决书

材料六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没有30万人”“埋葬数之多不过1300到1500具”“城内埋葬数至多为623具”。

——摘自东中野修道《南京大屠杀的彻底见证》


(1)史料根据呈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请以此标准对上述史料进行分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六的论定哪一个更可信,并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史料运用中应坚持的原则或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张学良晚年接受公开采访谈及“九一八”事变时曾说:“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对张学良的这一口述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年代久远真伪无从查实B.当事人口述可信度极高
C.公开采访影响发言内容D.需要多方史料互相佐证
4 . 在古埃及,很多神是幻想出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合体。两河流域的神多以纯粹的人类形象出现,但也没有完全与动物脱离,一些画像中神的身旁都会出现动物,动物也标志着神对应的特征和能力。由此可见(     
A.神话传说虚构夸张没有史料价值B.世界区域文明具有差异性
C.传说故事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D.神话传说有人文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577次组卷 | 3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更多的学者认为,并不是东西方商路被阻断导致西欧人开辟新航路,而是意大利商人与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联手倒卖商品赚取的高额利润,令西欧商人垂涎不已,他们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学者赞同的观点就是历史真相
B.认识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C.历史研究因史料限制而无法还原史实
D.历史学家得出的观点都是基于史料
2023-06-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史记》明确记载,始皇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直接受到秦始皇谴责、罪名最重的徐福却并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既没有逃亡,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据此,最为合理的推论是(     
A.历史文献须与考古印证方可信
B.后世研究比史书记载更为可靠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
D.运用史料需秉持多源互证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家研究历史事实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下列能证明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过的最可信材料是( )。
A.报纸《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B.文献资料《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C.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D.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写作方式是“有闻必录”,不于个人观点而记录,保存了众多原始资料。中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周游各地,考察社会风俗,寻访历史古迹,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这体现出二者修史的共同点是
A.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B.搜集史料强调史料实证
C.寻找历史的真相以史为鉴D.求真的史学思想与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2019-06-03更新 | 965次组卷 | 3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