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1 . 从地理上看,埃及北部和东部是地中海和红海,西部是沙漠,陆上主要交通线也就只有西奈半岛;古巴比伦东部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是波斯湾,西部是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希腊和印度北部都是山地,可以有效阻挡来自草原的游牧骑兵的直接攻击。材料可用来说明(     
A.古代文明彼此间完全隔绝B.古代文明多元性的成因
C.亚非地区是古代文明中心D.古代世界文明同步发展
2023-05-1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倡导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由中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到2021年10月,共有104个成员国,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中国(     
A.实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B.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加
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2023-05-19更新 | 267次组卷 | 7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在各路设四司,简称“漕宪帅仓”。其中,转运使(漕臣)主管财政兼监察;提点刑狱(宪臣)主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帅臣)主管军事;提举常平(仓臣)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的设置(     
A.抑制了武将专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C.充实了地方财政D.提高了行政效率
4 . 春秋时期,周襄王娶狄人隗氏为王后,晋献公娶戎族女子狐姬后生了重耳,重耳即是后来的晋文公。这种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     
A.民族矛盾得以消除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夷夏观念不复存在D.大一统的局面形成
2023-05-19更新 | 259次组卷 | 8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中,共产党员占比44%,民主党派占比30%工人、农民和无党派人士占比26%。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六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占了半数。在政务院的21位部长中,有10位是党外人士。由此可知,新生的人民政权(     
A.具有广泛的民主性B.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安事变发生以后,中共中央向南京国民政府发出通电,建议由南京国民政府召集和平会议,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包括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均派代表参加。中共的建议旨在(     
A.实现国共两党联合执政B.推动国民政府改组重建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7 . 1919年,中国社会各界对山东尤为关注,全国各大报纸如《晨报》等发表文章,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B.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C.列强侵略的加剧D.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认为人要想自己的灵魂得救,应该依靠个人的虔诚信仰,而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而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一手制订的神学。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B.削弱了宗教的社会影响
C.改变了民众的宗教信仰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番薯最先传到了菲律宾,在当地广为栽种,因而为了让与其贸易的褊建商人所熟知,这些商人在明末把它引入福建种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遮则长乐、福清皆种之”。后来,番薯从福建传入江浙,广泛种植,接着在其他地区也推广开来。花生,又名落花生,最早在福建引种。到了清代,花生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

大约16世纪末和17世纪前半期,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到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由于他们是从福建月港经由马尼拉辗转而来的,因而被称为“马尼拉华人”,其中绝大多数为福建籍移民。据估计,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据记载,早在16世纪,墨西哥城和阿卡普尔科就已出现了“唐人街”或“唐人城”。

——摘编自林国平《闽人与海外农作物的传入》

提取材料中的一则或多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述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哈德逊的航海路线。由此可知(     

时间

具体路线

1607年5月

格陵兰岛东岸→哈德逊地→斯四次卑尔根→鲸湾→哈克里特岬角北部

1609年4月

泰晤士河→冰岛→格陵兰岛东→哈德逊海峡→拉布拉多海岸→纽芬兰大渔场→哈德逊河

A.哈德逊发现了北美的纽芬兰岛B.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得到进一步探索
C.黑奴贸易推动英国港口的繁荣D.英国占据当时世界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