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22-23高一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秦国的各种文化基因中,最有生命力、最为振奋撼人的,就是透射着坚刚之气、雄宏壮阔的尚武精神。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有利于秦人尚武精神的形成(     
A.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B.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C.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D.开阡陌封疆
2 . 据《墨子》一书记载:战国早期已有车工、皮革工、陶工、冶金工、木工等,“凡天下群百工,轮车、繢匏(贛匏:攻皮之工)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这表明当时(     
A.田庄手工业部门齐全B.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先
C.手工业生产分工明确D.雇佣关系已开始出现
3 . 东晋南朝时期,江浙的太湖地区、浙东的会稽、江西的鄱阳湖地区、湖南的洞庭湖地区都成为盛产粮食的地方,江浙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甚至已经超过北方。这说明当时(     
A.耕种技术出现变革B.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C.田庄经济效率提高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022-10-11更新 | 429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根据唐代官方的漕运数据统计,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官仓所收米粮以河南、河北的漕粮为主,关西(含关中)河东(山西)次之,淮南、江南仅居第三位。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仍在北方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运河漕运受到阻碍D.粮食仓储体系完备
5 .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由此可知唐太宗(     
A.虚怀纳谏,建章立制B.戒奢从简,减轻赋税
C.知人善任,成就称霸伟业D.以农为本,重视发展生产
6 . 贞观年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议,发布了征召中男(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子)入伍的诏令。而魏征认为这是“竭泽而渔”,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当时魏征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兵部
7 . 49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代人定姓族诏》,将功勋突出,地位显赫的八个鲜卑贵族家族定为一流高门,与汉族高门“四姓”同等对待,建立了鲜卑贵族的门阀制度。孝文帝的这一做法(     
A.加剧了民族矛盾B.加快了北魏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军事力量D.有利于官员素养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列主张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9 . 南朝人食用用麦制成的胡饼、烧饼十分流行,不仅有众多文士作《饼赋》《饼说》之类时文颂之,而且从皇家到百姓都以饼作为节令食品或祭祀食品。此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有(     
A.北方人民的南迁B.铁犁牛耕技术传播
C.丝绸之路的开通D.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10 .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加强了中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