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69 道试题
1 . 《管子·立政》记载:“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这反映了齐国
A.封建官僚体制取代贵族政治B.任用官员以重农作为基本原则
C.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普遍确立D.重农抑商的政策得以广泛推行
2 . 下图所示是1993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集团)公司许可的一张股权证书。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长春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果
C.国有企业已实现政企分开D.逐渐迈向市场经济体制
3 . 1939年12月和1944年9月,日军两次入侵广西,广西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少数民族抗战歌谣,经常有“救国”“报国”“建国”等字眼出现,如“妹莫休,今别情妹把国酬。离别情妹来救国,准备今年克汉口”“妹莫休,中国人人是同胞”。这些歌谣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凸显了敌后战场的抗战热情
C.反映出妇女是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D.体现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2022-01-18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曹魏始创九品中正制,吏部选官依据中正对士人的进行评价。中正提供的“状”是对士人才、德的简单概括。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中的阮咸、阮简因废礼行为遭清议,被中正降品,故而难登仕途。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B.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
C.官员选拔标准发生了变化D.传统伦理道德依然稳固
2022-01-18更新 | 322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文学家和艺术家的自传、肖像画中,充满了逼真的细节。作品大多反映了对岁月蹉跎的感伤,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意大利
A.人文主义的盛行B.启蒙思想的传播
C.禁欲观念的消亡D.实用主义的流行
2022-01-18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02年,英敛之创办了《大公报》,在创刊号《大公报序》中说:“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抑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并且将报名解释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这说明当时的《大公报》
A.受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影响B.试图抵制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
C.力图要实现“大同社会”的蓝图D.契合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潮流
7 . 英国在1978—1979年度的公共住房开支占到国家财政总开支的5.4%,1986—1987年度下降到2%。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率也从1979年的83%和98%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60%和58%。这体现了英国
A.福利国家政策走向终结B.政府全面降低企业国有化比例
C.政府放弃国家干预经济D.政府试图刺激企业生产积极性
8 . 列宁曾言“巴黎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无产阶级中还在酣睡的阶层,到处推动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的开展……教会了欧洲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制定了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革命纲领。这说明巴黎公社起义
A.直接影响了俄国的十月革命B.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经验
C.是欧洲工人武装运动的先导D.成功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唐时建立起了交纳家状和举子相保制度。在唐宪宗时特别规定:“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有一事不合入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申送入”。材料说明唐朝
A.选拔人才优先注重品行B.科举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科举制度逐渐走向僵化
2022-01-18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
10 . 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了一里多长的铁路,朝廷视其怪异勒令拆除;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修了唐胥铁路,但朝廷竟怕火车震惊皇陵,只许用骡马拉曳。这说明清政府
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专制愚昧的思想阻碍中国交通近代化
C.试图中止洋务运动的继续推行D.维护国家铁路交通主权意识开始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