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876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895年张謇替两江总督张之洞起草《条陈立国自强疏》,提出了“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张随即在南通筹办大生纱厂。“状元办厂”当时是个新鲜事,除了他,还有苏州状元陆润庠在1897年办了苏纶纱厂、丝厂。“状元办厂”体现出
A.立国自强、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B.部分上层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C.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思想动力
D.帝国主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的现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时期,棉花及棉织品开始传入中国。元代时期、棉花种植也完成了由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关于棉花种植情况,元以来的诸多农史文献,如《农桑辑要》《王农书》《农政全书》等皆有详细记载,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棉花种植“寸土皆有”。晓清时期尤其是到20世纪以后,亚洲树棉和非洲草棉(公元2世纪沿陆上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入,来到新疆、陕甘地区,传播仅限西北地区)因绒长度偏短逐渐被市场淘汰,美洲陆地棉和南美洲海岛棉则因绒长质优取而代之。美洲陆地棉自1865年被引入到我国后,经过数次改良,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棉种。其中新疆棉区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产棉区,而且是世界上顶级优质产棉区。高度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环保化的新疆棉花对世界棉花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与印度、美国并称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

——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当棉和棉织品在南亚和阿拉伯世界被广泛种植和传播之时,欧洲社会对棉的了解依旧处于想象阶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印度有一种奇怪的树,可以长出羊毛。棉纺织品是一种令社会上层垂涎的物品。到公元950年,一些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城市如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等有了棉纺织业。1113世纪延续200余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得欧洲人深入到阿拉伯世界的棉花生长带。欧洲最早的非伊斯兰的棉花产业中心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如米兰、博洛尼亚、威尼斯等,其中威尼斯是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长期以来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棉花产业不仅可以十分便利地获取来自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优质原棉,而且也有机会接触到亚洲高超的纺织技艺和先进的纺织工具。17世纪末,印度出口到欧洲的棉布,引发欧洲社会的“棉布热”。整个18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印度一直都是主要的棉纺织品供应地。

——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三   美国学者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指出的,棉的资本主义化彻底改变了棉花的命运,讲述了一个“由欧洲主导的棉花帝国兴衰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分析我国棉花和棉织品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前欧洲棉花和棉织品传播的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4 .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说:“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由此可见北宋
A.借助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B.主要是为应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而改革
C.在政治制度上有新建树D.在因循承袭的基础上迫于时代形势变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华日报》创刊后,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每个“五四运动”纪念日,都会登载各类文章以纪念五四运动。下图为1938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纪念五四》内容摘录。这些纪念文章
A.有利于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表明国共力量的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C.抨击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D.反映了五四精神内涵已经彻底改变
6 .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可见到这样的历史场景:劳工阶层的廉价晚餐从猪蹄变成了新鲜的鱼,南部海滨度假区也常见从伦敦而来进行一日游的穷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工人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B.民主政治完善推动社会福利
C.交通技术进步方便了生活D.工业化进程缩减了贫富差距
7 . 下图为署名“望平东馆主人”的清末民间艺人所画《海军大胜图》版画。上中部题记写道:“倭逆无端开衅,不遵公法,击伤运船。朝廷震怒,立饬海军大队铁甲前往助剿,开仗于惊涛骇浪之中,烟雾腾空,杀声震雷。轰沉倭逆铁甲三艘,兵轮数艘,溺毙倭逆无数。飞电传来,共相欣喜。兹将倭逆败北情形,绘图贴说,俾天下怀忠义之气者争先快覩,略纡公愤。他日水陆并进,不难一鼓荡平,倭逆之亡指日可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作者盲目自信的天朝大国心态B.客观反映了黄海海战的历史真相
C.作者意在唤醒下层民众的民族意识D.反映无线电报已在民间开始使用
8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平民领袖是人民的“谄媚者”。即所有政治领袖,要想被公民接受,获得他们的投票,唯一的方式就是“讨好”他们。他的这一观点表明古代雅典
A.领袖必须代表平民利益B.直接民主弊端明显
C.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体制D.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9 . 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说:“你们问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是否同过去的传统相违背。我们的做法是,好的传统必须保留,但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邓小平意在强调中国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C.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外交传统D.坚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末,郑观应指出:“盖国之强弱相等,则借(国际)公法相维持,若太强太弱,公法未必能 行也。”对于中国,“如一国有得,各国均沾之语,何例也?……中国所征各国商货关税甚轻,各 国所征中国货税皆务从重,何也纳之吝也?”郑观应意在说明此时中国
A.司法主权亟须重构B.变法图强迫在眉睫
C.外交体制必须变革D.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