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漫画。据图可知,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A.增加了农民的赋役负担B.否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加强了政府的经济职能D.强化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观察下列三幅漫画:

(2)材料二中三幅漫画大致创作于什么时候?
(3)解读图一、二中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
图画序号
反映的历史信息
图一

图二


(4)“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三中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1919年刊登于《每日先驱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B.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C.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D.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
4 . 如图是一幅二战时期的美国漫画,图中动物形象及其腿部所系重物分别标注“JAPAN”“CHIAN”,所举牌中文字是“美国佬,如果我能脱身,看我怎么收拾你!”。该漫画旨在
A.谴责日本发动罪恶的太平洋战争
B.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C.号召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由守转攻
D.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中国的援助
5 .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2018-09-10更新 | 1143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中图1、图2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简述两税法的推行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代对于驿站符牌的使用有严格规定,“若滥给者,从台宪官纠察之。”右图是1973年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一枚元代虎符圆牌,牌上文字的文意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如不钦奉虔敬,治罪。”由此可知,元代(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行政区划有重大创新
C.监察体系严密高效D.西藏与中原联系密切
2022-10-14更新 | 711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中国观念”是历史发展中沉淀出来的传统中国各民族对多民族国家统一体认同的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相互冲突与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保持了传统中国在文化、地理、历史上的完整性,从而把中国各民族整合到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之中,维护传统“中国观念”经千年而不衰。

——据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 以“中国观念”为视角》

材料二: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清朝形势图(18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观念”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定型”的观点寻求依据。
9 .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2023-05-08更新 | 887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东晋顾恺之《列女图》的摹本(局部)。该图是顾恺之根据汉代刘向所著(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颂扬与标榜妇女的美德。该画作(     
A.具有审美和教化的双重功能B.反映出魏晋时期妇女地位的提高
C.体现了顾恺之写意画的精湛D.表明魏晋时期绘画题材广泛多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