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试吏法是秦朝政府通过某种测试的办法,选用地方基层有一定声望和见识的人,作为当地基层官吏的一种选任制度。这一制度
A.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B.有利于君主专制皇权的加强
C.体现了古代选官制度的成熟D.有利于提高基层官吏的素质
2 . 张全民在《试论春秋会盟的历史作用》中提到,吴国的文化原本比较落后,参加中原的会盟后,与文化相对发达的诸侯国的交流日益增多,因此深受鲁国礼仪的影响:吴国还学习晋国的政治制度,服饰也逐渐与中原趋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会盟促进了民族交融B.会盟是推行霸政的重要手段
C.春秋会盟缓和了列国局势D.吴国通过会盟实现了封建化
3 . 据清政府历年在册人口数字分析,从乾隆十六年到道光二十年(1751-1840)的90年中,人口增长率在10‰以下的共有62个年头,约占90年的69%,远低于1675-1750年间的增长率。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人地矛盾比较突出B.计划生育成效显著
C.社会秩序动荡不安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2022-01-17更新 | 21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8世纪中叶,查理大帝在不断对外扩张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强制人们参加具有救赎价值的弥撒等宗教仪式,违抗者处以沉重的课税。这一情况表明
A.查理大帝是基督教的狂热信徒B.基督教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欧洲专制皇权摧毁了中古文化D.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王权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53年,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厘金税制,厘金是一种商业税,分为货物运输税和货物交易税,征税对象为华商,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在管理上,政府设专局总理厘务,地方设立各局卡,局卡下设分局分卡,地方分局分卡有着“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厘金征课范围很广,并配套稽查及缉私机关以防漏税。下列有关厘金税制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列强扩大在华市场倾销商品
B.使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C.是清政府商税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
D.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6 . 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下辖的兵马、财物、徭役等,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队,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这一制度设置
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了对相权的监督D.完善了国家监察制度
2022-01-12更新 | 369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仁宗年间,司马光在奏疏中指出:“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哲宗年间,时任天台县令的郑至道认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户部尚书蔡京说:“商农相因以为生者也。”这反映出北宋中后期
A.“不抑兼并”政策强化B.王安石变法影响深远
C.士大夫逐利观念盛行D.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8 . “棉花对于塑造近代史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学家称它为‘革命性的纤维’以及‘工业革命的燃料’……棉花原料向东流动,布料成品向南流动,而黑奴向西流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棉花”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经新航路由美洲传入欧洲B.棉花种植成为黑奴贸易的主要动力
C.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D.棉纺织业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9 . 陈晓枫在《中国法制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判案时考量的因素远远不止于法律文本,司法官进行权断的依据还有经义、天理、人情等更高位阶的价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
A.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B.重法律效应更重视社会效果
C.忽视法律文本的效力D.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10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宋、元、明三朝都曾大量发行纸币,但这些尝试未能得到持续而广泛的社会认可,最终以失败收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
A.发行纸币不符合时代潮流B.商品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
C.朝代更替及民族迁徙频繁D.货币政策不适于生产力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