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1941年和1945年国民政府普通公务员考试中及格人员党籍(国民党/非国民党)的统计情况(单位:大)。这一变化趋势(     

职别


时间

党籍

法院书记官

监狱官

统计人员

会计人员

总计

1941年

党员

31

12

4

2

49

非党员

36

6

2

6

50

1945年

党员

30

10

4

35

79

非党员

14

8

12

32

66

A.说明通才知识的考生受到政府重视B.促进了近代民主共和政体的发展
C.客观上利于强化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表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已实现
2022-11-13更新 | 31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些现象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B.国家统一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D.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2022-11-10更新 | 489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建立时,世家大族已无法再像魏晋时期左右当时整个政治道路走向,因为社会的力量已经开始重构的过程,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寒门地主兴起的时代,一个新生的政权要获得合法性就必须扩大其统治基础。隋文帝沿用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三省制度,创行“三省六部制”。

——摘编自黄璟<三公九卿制转变为三省六部制的内在政治》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一套完备的政治制度。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三省相互制约平衡,避免了大权独揽的现象。为了更加适应唐朝的发展需求,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变化。三省六部制度下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此后,历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李亚萍、郑辰《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创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意义。
4 . 周初实行分封制度以后,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即由过去夏、商之王以诸侯之“兄长”或“盟主”的身份,变而为诸侯之“君”。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①王权与神权结合②政治隶属关系强化③贵族政治被打破④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12-04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代将县城以下的乡村经济中心设立为“镇”,由中央直接委派镇官,称为“监镇”,进行治理和收税。镇官享有略低于县官的职权,“镇”的含义,也因此由唐代的军事要地,变为宋代的乡村经济中心。由此可知,宋代(       
A.政府开始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B.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工商业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制度变化D.江南地区出现了高度专业化的市镇
2022-04-06更新 | 324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世纪早期,北美英属殖民地居民总是很艳羡母国的亲戚朋友,总觉得他们来自富裕的母邦,一见面就拉着手套近乎:而到了18世纪中期,他们发现在朗姆酒、火鸡和糖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方面居然是母国三倍还要多,心里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充满了自豪感。这变化
A.得益于英国正式承认北美独立B.利于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兴起
C.促进英国工业革命向北美传播D.推动糖酒酿造工艺大幅度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2022-04-26更新 | 942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1522-1700年哥斯达黎加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表明新航路开辟
年份总人口土著人口非土著人口(白、黑、混血人种)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15222720027200100
1569174791716698.23131.8
1611155381490895.96304.1
1700192931548976.3380423.7
A.加速了人才的流动B.带有体现血腥暴力征服
C.利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壮大了土著白人的力量
9 . 历史上,一些西方国家自身在人权问题上劣迹斑斑,却时常自封“人权判官”,充当“人权教师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1548年美洲部分地区印第安人人口变化表

地区14921548
伊斯帕尼奥拉岛25500
佛罗里达100万左右5
墨西哥下降约90%

——据<美国>菲利浦·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19世纪后期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其主旨是将达尔文生物领域里的发现应用到社会领域之中。这种观念被拿来为殖民主义辩护,殖民主义被视为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因为当地的土著是羸弱的,根本不适合生存,所以占领他们的土地和资源是合理的。在军事行动中,最强大的军队会取得胜利,因此也是最合格的。失败的一方大量伤亡,正是他们不合格的自然结果。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实践和信仰,如德国人类学家和后来的纳粹理论家推崇的日耳曼种族主义。

——摘引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三 二战期间,在上万个各类集中营中,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禁犯人的规模最大,杀害囚犯的数量最多,处死犹太人的方式最为骇人听闻,折磨囚犯的手段最惨无人道,因此囚犯的残存率也是最低的。奥营有最令囚犯和外界犹太人胆战心惊而号称“死亡工厂”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在大量灭绝的同时,奥营又暂时留下为数不少的犹太人服苦役,当牛作马,允许他们精疲力尽后自然地死去。在奥营纳粹医生还允许一些年轻的犹太男女、吉卜塞人和非犹太政治犯不从事苦役,也不杀死他们,但他们的命运却往往比迅即杀害者更加悲惨-他们将像试验豚鼠一样,被纳粹医生和专家、教授们多次进行活体试验。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美洲部分地区印第安人人口急剧下降的原因,并简要说明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2)结合所学,概述“达尔文生物领域里的发现”的内涵。根据材料二,简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消极影响。
(3)仔细阅读材料三,归纳奥斯威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在人权问题上”的“斑斑劣迹”,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定为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以来江南地区大量设置新的县,仅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就增加了27个县,玄宗时期增加12个,五代时期又增加新县8个。这一变化说明江南地区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
C.行政区划愈加混乱D.农业技术更为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